文章
夜讀丨人生如棋:識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贏
2024/03/01

金庸曾說,圍棋是嚴謹的思想鍛煉、推理鍛煉,更是「頭腦體操」。在這方寸大小的棋盤中,除了黑白雙方的縱橫交錯,還蘊藏著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人生如棋,天地為盤。我們要想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要有全局的規劃。有人說,下棋如同一場修行,我們下棋的過程,便是自己人生的歷程。

只有參透棋局中的奧妙,才能成為人生的真正贏家。

1

少年如棋之開局:贏在格局

少年時期就如同人生的「清晨」,若想將來能有一番作為,就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有個長遠規劃。只有把目光放遠、格局放大,才能將起點變高、前途變寬。

梁啟超曾有一句話:「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梁啟超從小家境優越,再加上自己也很爭氣,11歲便考中秀才,17歲時又中了舉人,可以稱得上是「少年天才」

。然而,就在他才名遠播、考場得意之時,卻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在中舉一年之后,轉投康有為門下。

在當時,康有為還只是個秀才,而梁啟超已經是舉人了。這個「秀才老師,舉人學生」的搭配,一時間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但梁啟超拜康有為為師并非一時熱血,而是他敏銳地覺察到:在當時,西學已有盛行的趨勢,而要想救國圖存,那是非得融貫中西不可。此時的康有為雖只有秀才身份,卻學貫中西,眼界開闊。

誰識書生能報國,晚清人物數康梁。正因為梁啟超有著高超的見識、遠大的格局,才使他沖破古老的壁壘,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與維新變法的中流砥柱。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段「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瀟灑時光,但我們更應該知道:外有銳氣,內有格局,才叫意氣風發;只有銳氣,而無遠見,不過是盲目自大。

2

中年如棋之中盤:進退裕如

人生這盤棋進行到中盤,才算到了最精彩的階段,才能盡顯一個人的底蘊。

王陽明曾說:「一起一伏,一進一退,自是功夫節次。」棋到中盤,往往殺得難解難分,你進我退,變化多端。此時,決勝的關鍵便在于這「一進一退」的功夫中。

做人要敏銳,知進退,明得失,也就是有分寸。《左傳》有言:「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人貴有自知之明,審時度勢,分寸把握得當,進退有度。

因此,踏實做人,低調做人,適當退讓,也是人生緊要的事情。

古人說:「龍行虎步的人,大富大貴。」多數人搞不清怎樣才是龍行虎步,以為是很威猛的樣子,其實錯了。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鷹站立像睡覺一樣,老虎走路搖擺懦弱像生了病一樣,這些病態的樣子掩蓋著它們的兇猛。

同樣,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是謙虛低調。

人生如棋,棋藝高超的人,能在進一步中擴大戰果,也能在退一步中尋求生機。能做到進退裕如,是一種境界。

3

老年如棋之收官:慎始慎終

「博弈之道,貴乎謹嚴。」無論是下棋還是生活,最關鍵的便是:慎始慎終。

越是到了后面,越需要謹慎行事,很多人就是因為最后的「差一點」,而導致前功盡棄、滿盤皆輸。

唐朝名將郭子儀,曾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戰功赫赫,因而得到皇帝的器重,被尊為「尚父」。郭子儀的功績與威望可謂如日中天,但即便如此,他卻從不居功自傲,依舊謹慎如初。

郭子儀是個心懷坦蕩的人,每次朋友來府上拜見時,他從不讓身邊的姬妾們回避,唯獨對盧杞是個例外。家人們對此很不理解,待盧杞走后,便問郭子儀說:「大人一向光風霽月,為什麼要單單回避盧杞呢?」

郭子儀長嘆一口氣,說道:「此人相貌古怪,且心胸險惡,他來訪時我若讓婦人們在場,看到他那副長相,怕是有人會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樣一來就闖下大禍了,此人一旦掌權,我一族人的生命就難保了。」

果然不出郭子儀所料,這盧杞後來當上了宰相,并對曾經得罪過他的人大肆報復。而郭子儀則因為當初的謹慎幸免于難,最后得以安享晚年。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當我們對一件事沒有把握的時候,一定要十分謹慎地對待;當對一件事十分有把握時,便要用十二分的謹慎對待。

謹慎不是膽小保守,而是一種老成持重的智慧。「負重致遠」,謹慎對待眼前的每一件事,必會走得長長遠遠。

人生如棋局,識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贏。我們應總攬全局,步步為營,落好每個階段的棋子。

棋盤雖小,卻蘊含著生活的奧妙,惟有時時感悟,才可一生落子無悔。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甄嬛傳:華妃疑惑不解,為何純兒飯后要吃2斤糕點,而甄嬛卻洞悉其中的奧秘
2023/09/06
還珠格格:為何晴兒更願意和小燕子相處?初見含香時,為何不去了解一下紫薇的自我介紹呢?
2023/09/06
「如懿傳:炩妃所生的璟妧,其身世之謎是否揭開?」
2023/09/06
《如懿傳》:宮女嫁太監,逆境中的愛情爭霸
2023/09/06
蕭皇后:因長得美麗,被六人輪番霸占六十年,48歲還在被人搶奪
2023/07/25
「禍水紅顏」中楊玉環為何是例外,生前無政治野心,死后怪談眾多
2023/07/25
長平之戰,秦軍為何能以弱勝強殲滅趙軍40萬?兵馬俑坑揭示真相
2023/07/25
袁崇煥死后,還有一人可替明朝抵擋后金軍,可惜最后被崇禎冤殺!
2023/07/25
​明代最囂張的外戚:一門兩侯爵,敢在皇宮奸污宮女,偷戴皇帝御冠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