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皇權一直都是最至高無上、最令人向往的權力。因此,歷史上發生了許許多多屬臣為爭奪皇權而起兵造反的事例,靖亂之變就是其中的典型。
1399年到1402年,明朝的藩王朱棣不滿當朝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起兵造反。最終朱棣將建文帝取而代之,成為明朝的新皇帝,史稱「靖亂之變」。
許多人都聽說過這起大名鼎鼎的造反事件,因為它是我國歷史上少數臣屬成功奪權的例子,更因為這次爭斗改變了明朝接下來幾百年的歷史走向。
在朱棣奪得帝位之后,他在清理皇宮的時候有了意外的發現——一道建文帝留下來的圣旨。在看到圣旨的內容后,他痛哭,甚至發出「父皇害苦兒臣了」的嘆息。那麼這道圣旨上到底寫了什麼?為何朱棣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場叔侄相殘的靖亂之變來龍去脈又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歷史,探求真相。
「開局一個碗,結束一個國」,這是現在大多數網友對明太祖朱元璋傳奇一生的調侃。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災禍頻起,朱元璋抓住時機起兵反元。
他戎馬一生,歷時十五年,最終從一個拿著破碗乞討的乞丐變為了坐擁天下的開國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也許是他也曾經過著苦日子,所以即使是當上了皇帝,他也體恤民情,嚴懲貪官污吏。在他的統御下,明朝政權逐漸鞏固,百姓們的生活也慢慢變好。
隨著地位越來越穩定,朱元璋也迎來了一個困擾著歷屆皇帝的問題:那就是挑選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原本,朱元璋選定的繼承人是朱標,他既是朱元璋長子,也是正統馬皇后所生,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朱元璋對這個太子也非常看重,從小就對他寄予厚望,著重培養。朱標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為了一個飽讀詩書、寬厚仁義的人,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過世后大明的天下就將為他所繼承。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1392年朱標視察地方回到京城后,染上風寒,不治身亡。背負眾望的太子突然逝世,朱元璋還顧不上傷心,一個難題就擺在他的面前:下一個接班人該選誰?這關系到大明統治,朱元璋不得不慎重對待。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朱標死后,有兩個比較有競爭力的候選者:一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另一個則是原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說起朱棣,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勇武。朱棣1360年出生于南京,時值朱元璋死敵陳友諒大舉進攻南京,可謂是自幼就生長在戰火中。
他文武雙全,是打仗天才,11歲就被封為燕王,20歲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彎弓射大雕不在話下,尤其喜歡打仗,智謀過人,還知道怎麼打勝仗。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類人,雄才大略,而且各方面能力都比侄子朱允炆杰出,更適合當帝。就朱元璋內心而言,他也不是沒有傳位給朱棣的想法。但是,血統卻給朱棣帶來了大麻煩。
他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龍子」——意思就是說他并非是馬皇后所生。嫡長子繼承制在中國延續幾干年,朱元璋也很難跳出這個框架。
反觀朱允炆,雖然才能方面沒有朱棣那麼突出,但是他的優勢在于重視孝道和地位正統,非常符合儒家思想理想繼任者的定位,贏得許多朝中官員的支持。
據記載,朱元璋曾就立儲問題悄悄征詢過大臣的意見。
他問翰林學士劉三吾:「現在太子死了,而治理國家就必須要選對繼承人。皇長孫年輕太小不懂事,我想讓燕王接替我的位置,你看怎麼樣?」對此,劉三吾是這麼回答的:「如果立燕王為接班人,那麼秦王、晉王也會心生異心。皇長孫朱允炆年紀雖小,但博古通今,知書達禮,大家都很擁護他,您可以安心地把大權交給他。」
由此可管中窺豹,朱允炆深得文官集團的擁護。而朱元璋對朱允炆則抱著一種復雜的感情:一方面,朱允炆從小就到得了良好的教育知識淵博,能以德服人;
但另一方面他幾乎從未出過宮,涉世未深,這也導致他性格仁柔,心太軟,臉不厚,心不黑,不太適合帝王的身份。朱元璋內心有著憂慮:自己這個孫子柔弱的肩膀,能否擔負得起治理大明帝國的重任嗎?
最終,也許是出于對原太子朱標和馬皇后的偏愛,也許是默許了文官們對朱允炆正統身份的認可,經過朱元璋艱難的抉擇,朱允炆被欽定為新的繼任者。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后,朱允炆在南京即皇帝位,史稱建文帝。
不過,他這個帝位僅僅維持了四年,就被叔叔朱棣取而代之。1399年,本該駐守邊境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揮師南下,直取帝都。經歷四年的兵戈擾攘,建文帝的主力部隊被不斷蠶食,最終朱棣奪得帝位,史稱明成祖。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靖難之亂。
靖亂之變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造反成功事件,這不由得讓人好奇:朱棣是怎樣以一個藩王的身份取得帝位?建文帝朱允炆又是怎樣把大好局面弄成最后的國滅身亡?
其實,早在朱元璋傳位給朱允炆的時候,朱元璋就十分清楚:朱允炆的資歷太淺了,再加上他仁慈過度,自己一旦逝世,那麼朝堂中的不軌之人難免會蠢蠢欲動。
對此,朱元璋殫精竭慮為孫子鋪平道路:一方面他擔心朱允炆太文弱,管不住軍隊,于是開始大殺功臣,藍玉、胡惟庸集團等先后被清洗。
另一方面,朱元璋知道兒子們,特別是朱棣心中不服。據史書記載,在一次退朝時,朱元璋曾看見朱棣用手拍拍朱允炆的背,語氣略帶譏諷地說:「想不到我的侄兒還能有今天的威風啊!」
顯然,朱棣意有所指,在暗諷朱允炆才能、輩分都不如他卻當上了大明帝國的繼任者。因此,在朱元璋臨死前他還下了這樣一道圣旨:「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目的正是限制藩王進京奔喪,為朱允炆保駕護航。
朱元璋不愧是開國皇帝,他的一系列舉措成功讓威望不高的小皇帝坐穩位子,權力交接平穩過渡。但好景不長,他所擔憂的還是發生了,涉世未深的建文帝接下來的一頓操作,成功引發了靖難之亂,把自己的帝位弄丟了。
先是朱允炆「削藩」。朱允炆并不傻,他知道自己的叔叔們對自己不服氣,是大威脅,因此也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打壓藩王。
只是,他把威脅最大的燕王朱棣擺在末位,先去削那些平庸的藩王。他認為借此舉動可以殺雞儆猴,震懾朱棣,但事實恰恰相反。朱允炆此舉把那些不大的威脅抹除了,但敲山震虎,反而堅定了朱棣的造反之心。
朱棣表面上裝作臣服,把自己的兒子派到南京當質子,暗地里則積蓄力量,等待合適的時機。而朱允炆就被這表象所欺騙,認為叔叔沒有了不臣之心。
此時的他還是念及親情,不愿趕盡殺絕,再加上朱棣實力不菲,朱允炆就打算施以懷柔政策。仁慈,也成為了朱允炆致命的弱點!
燕王示弱后,朱允炆的手下齊泰和黃子澄都請奏把燕王之子拘禁京師,以斷燕王羽翼,就連燕王第三個兒子的舅父徐輝祖也告誠建文帝勿要養虎為患。
但建文帝懷有仁義之心,還是仁慈地放走了燕三子,想與叔叔修好。而這也成為導火索,兒子平安歸來后,燕王迅速起兵,靖難之亂就此拉開序幕。
靖難之亂歷時四年,由于全國能打的武將大都被朱元璋處死,再加上朱棣勇猛無比還有起事時建文帝沒有太多防備,諸多要素疊加之下,雖然燕王只是藩王,軍隊數量比不過朱允炆,但是卻一路所向披靡,接連大勝,最終成功攻下南京,奪得帝位。本來應該是弱勢的朱棣最后反而成為了勝者。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擔心應驗了:仁義有余的孫子擔不起厚重的帝位,而他也要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買單,在萬人之上的皇位上被趕下來,從此下落不明。
明成祖朱棣攻進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燒壞皇宮,從此銷聲匿跡。朱棣可沒有侄子那麼心慈手軟,立馬派人大肆搜查,勢必要斬草除根。
相傳,朱棣窮盡畢生之力也沒有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卻意外發現了一道圣旨。
看完圣旨的內容后的朱棣還發出「父皇害苦兒臣了」這樣的哀嘆,那麼圣旨上到底寫了什麼呢?朱棣還在憂心建文帝卷土重來,突然手下人遞給他一個東西,告訴他在搜尋皇宮時意外發現一道朱允炆遺留的圣旨。
朱棣連忙打開看看,結果發現圣旨上竟然寫著建文帝下令將士們在交戰時不要傷害朱棣的內容。看的朱棣很是內疚,感覺頗有些對不起自己這個仁慈過頭的侄子。
看了這道圣旨許久,朱棣不免痛哭,埋怨起先皇朱元璋:父皇啊父皇啊,要是你遵循兄終弟及的規則,把皇位傳給更有能耐的人,又怎麼會有這樣一幕叔侄相殘的景象上演呢?
根據《明史・成祖本紀》所記載的,靖難之亂爆發時,建文帝派大將軍耿炳文出征對付朱棣。臨行之際,朱允炆曾告誡他:「昔蕭繹舉兵入京,而令其下曰: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甚,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之名」
。可以看到,不論建文帝是出于追求名聲還是什麼目的,他終究還是對朱棣網開了一面。
另一方面,史料記載,在與燕王叛軍戰斗時,朱允炆的軍隊士兵不敢「發一矢」,害怕誤傷到燕王。而朱棣也誤以為自己「如有神助」,在萬軍中殺敵而未中一箭,殊不知這是侄子對他手下留情了。
至于朱棣的哀嘆,那也是身不由己。身為實力強大的藩王,實力超過了他的地位,如果不采取狠辣的手段,那麼勢必迎來皇帝的打壓甚至賜死。
在朱棣這樣的人看來,自從朱元璋傳位給朱允炆,叔侄關系就已經不重要了,他與朱允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朱棣確實是一個極稱職的皇帝。在他的統治下,大明帝國絲毫不輸于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他對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融合,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承,尤其是對我國陸疆和海疆的開拓和鞏固,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或許,這也是他對建文帝那份仁慈的另一種報答。
自古有云,「最是無情帝王家」,在爭奪皇權的血雨腥風中,任何心慈手軟都只會帶來滅頂之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意思就是說如果猶猶豫豫不肯出手,那麼勢必會帶來更多麻煩。
建文帝朱允炆無疑就是典型,他身居帝位卻沒有與之匹敵的政治手段和野心,在該下狠手的時候優柔寡斷,最終落得這樣的下場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