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裝劇中,會經常出現這麼一個橋段:風塵仆仆的俠客進入酒館,大聲嚷著讓店小二趕緊切些好酒好肉,酒足飯飽后,俠客瀟灑地從懷里摸出一塊銀元寶扔到柜台上,然后揚長而去。
根據馬未都老師的說法,古人的確是用銀子作為支付貨幣,但也得找零,散碎銀兩(碎銀子)才是古代普通群眾日常使用到的交易貨幣。
那古代的一兩銀子折合多少台幣?碎銀兩又是什麼?
白銀成為交易貨幣是在西漢兩漢時期,但真正流行深入民間,則是在明清時期。
白銀不同于銅錢,因其價值較大,不易組合拆分使用,白銀消費找零是一個非常麻煩的過程。
當然,白銀在不同朝代,其購買力有所不同。唐貞觀年間,一斗米賣5文銅錢,一兩銀子折一千文銅錢,按照十斗為一石,一兩銀子在唐朝前中期能買1180公斤的大米。
以今天兩元一斤的大米市場價計算,貞觀年間的一兩銀子相當于20860台幣左右。宋朝時期,一兩白銀能買500斤大米,折合成台幣大概4436元左右。
清朝時期,一兩銀子至少能買100公斤大米,約折合今天的台幣大概是500元左右。
另外,《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記載:「文武官員每年俸銀:一品180兩,二品155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京城老百姓的月收入大約在2兩銀子。」
由此不難看出,白銀在歷朝歷代的購買力都比較強,影視作品中的俠客們動輒扔出幾十兩的大銀錠當做飯錢,實在是不符合情理。
清代的正一品官員,一年不過才180兩俸祿(明面上)。
可想而知,普通人家有多麼拮據了。明朝中葉到清朝康雍年間,來到中國從事貿易活動的外國人都會攜帶大量白銀。從明朝隆慶年間起,官方規定「銀錢兼使」的方式,白銀這才成為法定貨幣。
雖然白銀合法了,但用起來更麻煩。中國古代的官方白銀貨幣,往往都是「銀錠」,即民間俗稱的「銀元寶」。式樣往往只有「十兩」「二十兩」「五十兩」……。
民間鑄造的白銀稱之為「底銀」,質量良莠不分,不乏一些商販往銀子中摻入銅、錫、鋁、鉛等與白銀相近的金屬。
所以銀兩成色好壞,其形狀大小各異,也是制約白銀無法取代銅錢成為正式流通貨幣的原因。
為了能使白銀便于日常交易使用,明清年間,人們日常出門除了帶銀子,還要帶剪子與戥(děng)子。
戥子其實就是一種小秤,除了用于稱重銀子外,它還被用來稱貴重的藥材、香料
剪子用來「剪」銀子,戥子用來稱重,把整塊的白銀剪成若干小份。這樣不僅能更方便使用,還能通過「剪」的方式看看白銀純度如何。
李然犀在《清末天津「錢鬼子」揭秘》中記載:「欲知里面是否有鉛或銅,勢必用剪銀子的大夾剪斷開,才能得明真相。當年各銀錢號都有這種東西,任憑一個五十兩的「整寶」銀錠,放在夾剪里,用屁股一坐即能把元寶夾成兩半。」
不只是銀元寶可以拿來剪,連銀簪子、銀手鐲都能拿出來交易,大家日常交易使用的一塊塊碎銀,就是這麼來的。
舉個例子,當一個古人拿著三兩銀子買了二兩的東西時,商家會當著買家的面,用戥子對這五兩銀子稱重,看看分量是否足夠。
確定沒有缺斤短兩之后,商家再用剪子把這三兩銀子剪開,分成二兩和一兩。
若一次剪的分量不對,商家就會多剪幾次,直到把銀子細分成毫厘。通常而言,古人們要使用碎銀子前,往往自己會在家里就剪好,這樣外出使用時會更加方便,避免了某些不法商販在剪銀子的時候做文章。
不過就算你拿著三兩銀子,也不能直接購買三兩銀子價值的東西就離開。因為商家還是要稱重,并剪開你的銀子,防止銀子的雜質過多。
這就好比如今的廢品收購站,在收購鋁和銅這些金屬的時候,會按照純度給出一個合適的收購價格。
明清時期,碎銀不止用來交易,還可以用來支付工資。江西景德鎮、浙江嘉興油坊每日都有數萬名工人辛勤勞作,他都每天的工錢是二分銀子,基本都用碎銀支付。
大家應該在歷史課上學到過一個典故,「火耗歸公」。該典故源自清雍正年間,與本篇文章的碎銀有直接關系。
古代官府征稅時會把碎銀熔成銀錠,熔煉碎銀時的損耗,就是「火耗」。各級地方官為避免自身虧損,往往就會加收「火耗」。
發展到清朝康熙年間,官府收一兩稅收,「火耗」往往要加到十兩。許多農民甚至一年都賺不到十兩,朝廷收不齊賦稅,只有那些中飽私囊的貪官吃得盆滿缽滿。
后來雍正皇帝下定決心實施「火耗歸公」,經過十幾年嚴肅整頓,國庫收入直線增加,農民不需要額外支付過多的「火耗」。說起來,這都是「碎銀」惹的禍。
從上述幾點來看,影視作品中隨手放下大銀元寶,老板也不找零的場景,在真實歷史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縱然這些大俠視金錢為糞土,放下銀子就走,但店里的賬房先生還是得用戥子、剪子對銀兩的實際重量以及成色進行查驗。
另外,大多數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使用銀錠的機會,就如同今天大多數人不會直接使用支票來支付一頓飯錢一樣。
所以說,影視作品不能全當真,只能當作飯后的娛樂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