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藩王干掉一個君王!縱觀漫漫歷史長河,恐怕也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做到了。以少勝多,以寡敵眾,最后逆襲,堪稱創造了一個奇跡,而慘當「背景板」的正是建文帝朱允炆。
關于靖難之役的爆發原因有很多,整個戰爭過程也是很慘烈,朱棣能夠最后成功逆襲也不僅僅因為其個人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朱允炆錯誤的削藩政策以及自身的性格缺陷等等都在「幫助」朱棣,然而有人坐擁40萬大軍卻對朱允炆見死不救,又是為何呢?
這位坐擁40萬大軍的將領叫梅殷,是朱元璋的女婿,寧國公主的駙馬,建文帝朱允炆的姑父。寧國公主是朱元璋最為疼愛的女兒,她又是朱標太子同父同母的親妹妹,朱允炆的親姑姑,因此梅殷這位駙馬可以說是深得朱元璋的喜愛和信任的。
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曾在臨終前秘密單獨召見了女婿梅殷,并將即將繼位為帝的朱允炆托付于他,甚至還給予了他討伐叛逆的詔書。
因思駙馬梅殷。他尚太祖寧國公主,大有才智,太祖最為眷注。臨崩時,梅殷侍側,太祖因囑之道:「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復出遺詔授之道:「敢有違大者,汝討之。
一、嫡親的血緣關系。
朱元璋共有16個女兒,其中次女寧國公主和四女安慶公主乃是馬皇后所出的嫡女,因此寧國公主也是朱元璋的嫡長女。對于一心想要秉承嫡長子繼承制的朱元璋來說,嫡長女在其心目中的地位顯然也是非比尋常的。寧國公主是朱允炆的親姑姑,從血緣關系上來說更值得朱元璋信任,而同樣的作為寧國公主駙馬的梅殷也是朱元璋精心挑選出來的,可以說考察已久,自然也是信得過。
二、對皇權沒有威脅。
朱元璋在朱標早逝后毅然決然的隔代傳位給朱允炆,表明了他要將皇位傳給朱標一脈的決心。但朱允炆年紀尚輕,執政經驗幾乎忽略不計,加上是隔代傳位,隔的還是諸多擁兵自重的藩王,朱元璋為其留一手是必然。諸藩王自然是不能選做托孤對象的,那是對朱允炆皇位的直接威脅。托孤重臣必然要有足夠的地位和權勢,梅殷作為嫡長女婿符合這個要求。梅殷雖然屬于外戚,但由于有著諸多藩王在,想要動搖老朱家的江山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對皇權無法產生威脅。
綜上,梅殷是朱元璋「深思熟慮」后托孤的最佳人選。
那麼梅殷這位朱元璋欽點的托孤重臣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如何?
建文三年十二月,梅殷受建文帝之命統40萬大軍鎮守軍事重地淮安,可以說這是朱允炆在做「最后的掙扎」,期望在南京城外圍打造一座防御城池,用來阻止朱棣企圖進入南京的步伐。
《明史》記載:
及燕師日逼,惠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悉心防御,號令嚴明。
梅殷領命后盡心盡力的致力于淮安的防御工作,軍紀嚴明,給人一種誓死守衛南京的積極景象。
而到了建文四年的四月,朱棣一路勢如破竹一般打到了淮安,希望可以「借道」淮安直取南京。此時的梅殷表現出了大義凜然和忠君報國。他非但強硬的拒絕了朱棣想要「借道」的請求,更是割去了朱棣所派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只留下嘴巴讓其為朱棣解釋什麼叫君臣大義。
《明史》記載:
燕兵破何福軍,執諸將平安等,遣使假道于殷,以進香為名。殷答曰:「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王大怒,復書言:「今興兵誅君側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縱之,曰:「留汝口為殿下言君臣大義。」 王為氣沮。
梅殷雖然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朱棣「借道」的請求,「拖延」了朱棣進入南京城的步伐。但僅僅兩個月后朱棣繞道進入南京城,最終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一場大火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成功登上了皇帝寶座。
說到這里,很多人不禁要問了,為何梅殷手握40萬大軍卻沒有回京勤王,眼睜睜看著朱棣拿下南京城呢?說梅殷不忠君愛國吧,可是在大局已定的形勢下,梅殷卻堅決不向朱棣投降,表現出了一副決絕的模樣,最后「屈服」在寧國公主的血書之下。這種矛盾的情況出現在梅殷身上,也讓他冠上了「偽君子」的稱號。
對于梅殷的「見死不救」,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正所謂,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更何況是作為朱元璋的托孤重臣,梅殷的做法的確令人不解。但我們可以試著從一些細節去分析,梅殷對朱允炆的「見死不救」
其實也不難理解。一、大勢所趨,無力回天。
靖難之役先后歷時四年,大大小小戰役無數。雖然燕王朱棣起兵時兵少將寡,財力資源各方面都處于絕對下風。但朱棣的燕軍在「背水一戰」的絕境下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戰斗力,一路上「以戰養戰」,沉重打擊敵人的同時也不斷的補充、擴編壯大了自身。到了靖難后期,僅從兵力上來說,燕軍的數量呈現了成倍的增長,已經能夠正面與朱允炆的軍隊抗衡。加上朱允炆的那道著名的旨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雙方軍隊的士氣此消彼長下,形成了強烈的差距。從當時戰局的整體局勢上來說,朱棣已經占據了上風,獲勝只是時間問題。梅殷雖然認真的執行了朱允炆交給他防御淮安的任務,但面對幾乎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即便手握40萬大軍,也已經無力挽回局勢。
二、梅殷自身統帥能力不足。
很多人都被「40萬大軍」這顯眼的字眼所吸引,而忘了一句話,那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優秀的統帥對于一支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反的如果領兵之人能力不足,那麼即便百萬大軍充其量也只是一個龐大數字下的「紙老虎」,其戰斗能力極為有限。
為什麼說梅殷的統帥領兵能力不足?
首先可以先從他的出身說起。梅殷曾任山東學政,也就是主管當地文化教育工作,是典型的文官。朱元璋還曾賜詔稱贊梅殷「精通經史,堪為儒宗」,顯然梅殷在文學上的造詣不凡。一個有著如此深厚文學功底之人,必然是鉆研很深,自然在軍事等方面成就有限。
其次,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后,朱允炆的用人上也可以看出一二。朱允炆在戰爭初期率先啟用的是年近古稀的老將耿炳文,在耿炳文戰敗后接著又啟用了李景隆,等到李景隆再敗之后又任用盛庸為平燕將軍。
要知道,朱允炆作為皇帝平叛逆亂,除了要確保勝利外,還要有帝王的顏面。因此在其調兵遣將時必然是遵循「從優原則」,也就是說梅殷的統兵能力是排在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之后的,至少在絕大多數眼中是這樣的一個排名。雖然最后朱允炆派梅殷鎮守淮安,注意是「鎮守」,顯然也間接表明了梅殷并不擅長統兵作戰。在最后時刻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朱允炆也只是給了梅殷一個防御任務。因此可以斷定,梅殷的統兵能力是有限的,即便他領兵進京勤王也無濟于事,改變不了最后的結局。
三、梅殷內心并不認可朱允炆。
雖然朱允炆的皇位是朱元璋親傳的,來源正統無可非議。但真正對朱允炆心服的恐怕并沒有多少,姑且不說那些領兵在外的諸藩王,即便是梅殷這位親姑父恐怕也不認可他。
當然這麼說也不是空口白話而已。第一,未及時取出朱元璋密令。梅殷乃朱元璋托孤重臣,有著朱元璋的剿叛密令。但在燕王朱棣公然起兵造反,朱允炆祭告太廟,削朱棣宗室屬籍后,并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如果此時梅殷頒布朱元璋的密令,其他藩王絕不敢與朱棣同流合污,甚至還會起兵共同對抗朱棣。梅殷沒有這麼做,顯然內心對于朱允炆并不認可。
第二,未盡忠報國。在朱棣攻入南京城,得知朱允炆死后,梅殷只是裝模作樣感慨了一番:「本來應該君生我跟著生,君死我跟著死,但我現在暫且忍耐一會等等看吧。」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中使至,殷得書慟哭,詢建文帝所在。中使曰:「去矣。」殷曰:「君亡與亡,君存與存,吾姑忍俟之。」
說來有些可笑,在一番慷慨激昂后,梅殷并沒有選擇以身報國,而是忍辱偷生,隨后進京侍奉新帝朱棣。不難看出,梅殷對于朱允炆的忠誠僅限于表面,內心并不認可。
第三,秘密為朱允炆發喪。按理來說,得知朱允炆身死,梅殷應該公開為其發喪。
因為朱棣起兵是以「靖難」、以「清君側」的名義,朱允炆作為皇帝不幸遇難,站在梅殷的立場,于情于理都應該公開為其發喪,即便是朱棣對此也無話可說。但梅殷沒有這麼做,除了給自己留條退路外,也可以看出他對朱允炆并沒有太多的君臣感情。從朱元璋的傳位選擇,以及朱允炆繼位后的一系列舉措來看,對朱允炆「口服心不服」的大有人在,只不過在未觸及到其根本利益的情況下沒有爆發出來而已。像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藩王面臨削藩時,這種「不服」轉化成了極端的反抗。而梅殷這位托孤重臣很可能也是這些「不服」的一個,只不過還沒來得及爆發。
朱元璋白手起家,開創大明王朝,堪稱一代英主。但客觀來說,他看人的眼光真的不行。朱允炆不是做皇帝的材料,而為其選的托孤重臣也絕非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