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春天的一天,魏國公徐達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得到消息,有人要暗中干掉自己。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徐達作為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在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和北伐元朝的過程ㄕㄚ人無數,仇人自然很多。然而,這一次打算刺ㄕㄚ徐達之人并非來自外部,而是當朝丞相胡惟庸。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三》記載:
魏國公徐達深嫉其奸邪,常從容言于上,惟庸銜之。達有閽者福壽,惟庸陰誘致為已用,為福壽所發。
原來,徐達在朝中德高望重,看不上胡惟庸這種奸邪小人,常常在朱元璋面前打胡惟庸的小報告,胡惟庸因此恨上了徐達。徐達麾下有一位看門人名叫福壽,胡惟庸便設計暗中和福壽結交。起初,福壽把胡惟庸當做朋友,直到有一天,胡惟庸勸他幫自己刺ㄕㄚ徐達,福壽才知道胡惟庸用心之險惡,于是將胡惟庸的計劃告訴徐達。
徐達得到福壽的告密,不禁一陣后怕,從此對府中下屬嚴加管教,處處防備胡惟庸。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在明朝的知名度很高,他所引發的「胡惟庸案」是「洪武四大案」之首,同時也拉開了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序幕。胡惟庸的結局更是慘烈,他不僅被滅了九族,還連累3萬余人為其墊背。
歷史上的胡惟庸到底是怎樣的人呢?他真的謀逆了嗎?他的死到底冤不冤呢?本文,筆者將引用史料,結合分析,帶大家認識這位中華最后的宰相。
《明史·胡惟庸傳》記載:
胡惟庸,定遠人。歸太祖于和州,授元帥府奏差。
胡惟庸是濠州定遠人,朱元璋攻打和州時,胡惟庸前來投奔,被朱元璋授予元帥府奏差。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傳奇帝王,朱元璋早年疾苦,父母去世后流落江湖,甚至出家。直到紅巾軍起義爆發,他投奔到濠州紅巾軍元帥郭子興麾下,并娶到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此后多次立下大功。但因為郭子興心胸狹隘,朱元璋最后帶著24位部將(淮西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南下定遠,從此開始「自立門戶」,史稱:南略定遠。
也就是說,定遠是朱元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獨立的落腳點,相當于是他的「第一個大本營」。此時,朱元璋身邊的心腹都是濠州跟隨而來的武將,連個拿得出手的文臣都沒有。直到朱元璋從定遠攻下滁州,一個人前來投奔,朱元璋身邊終于有了文臣。這個人就是李善長。《明史·李善長傳》記載:
太祖略地滁陽,善長迎謁。知其為里中長者,禮之,留掌書記。
李善長并沒有很高的學識,他最初只是一個「里長」(一里之長,古代最基層的小吏)。筆者此前曾寫過一篇關于李善長的長文,我認為,李善長之所以能得朱元璋信任,且位居開國第一文臣,除了他兢兢業業做朱元璋的「蕭何」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文臣中跟隨朱元璋最早,這在古代,被稱為「從龍之功」。
朱元璋最初的進軍路線是從定遠,攻打滁州,然后攻打和州,再開始渡江。而本文的主人公胡惟庸和朱元璋的相遇,就是在和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州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投奔了朱元璋,這個人就是常遇春。
筆者舉李善長和常遇春的例子,只是想說明:胡惟庸的才華史書記載很少,但他能夠在朱元璋麾下當丞相,和他投奔朱元璋的時間較早有很大關系。
需要說明的是,部分野史說李善長是胡惟庸的老師,這在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二人僅僅是老鄉而已。
而且,胡惟庸后來和李善長的弟弟成為親家,也可以從側面否定上述觀點。縱觀胡惟庸的履歷,會發現,他雖然很早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陣營,但前期他并沒有身居要職,朱元璋給他的安排,更像是對他的考察和磨練,《明史·胡惟庸傳》記載:
尋轉宣使,除寧國主簿,進知縣,遷吉安通判,擢湖廣僉事。吳元年,召為太常少卿。
胡惟庸最初在朱元璋的元帥府當差,后來被朱元璋任命為宣使,負責巡查定遠、滁州各地民情。至正十七年(1357年),在朱元璋渡江攻入皖南之后,胡惟庸先后被任命為寧國縣主簿和知縣。
胡惟庸在皖南經營了4年左右,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麾下大將鄧愈攻入江西,拿下洪都(南昌)等地,朱元璋派胡惟庸擔任吉安通判,直到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胡惟庸正式回到南京,擔任太常少卿。
縱觀胡惟庸前期的仕途生涯,他從1355年投奔朱元璋,到1367年回南京,除了最初的兩年外,他有近10年的時間都在地方州縣為官。所以筆者認為:作為明朝后來的丞相,胡惟庸毫無疑問是有地方治理才能和經驗的,這也是他后來能擔任丞相長達7年之久的原因。
換句話說:他是個奸臣,但并非庸臣。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祭告天地,登基為帝,改元洪武。因此,這一年即為洪武元年。明朝開國時,朱元璋沿襲了宋元的制度,設立中書省左右丞相。當時,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右丞相,李善長為左丞相。如《明史·徐達傳》記載:
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徐)達為右丞相。
注意,明朝以左為尊,徐達本就是右丞相,再加上他長年征戰在外,中書省實際上是李善長一個人在操持。
(需要說明的是,古代丞相和宰相的意義本來是不同的,但是,明朝的「丞相」實際上他和唐宋時期的「宰相」在中書省的職能完全一致,因此后人也叫李善長、徐達、汪廣洋、胡惟庸等人為宰相,希望大家明白,這不是有偷換概念。)
與此同時,胡惟庸已經被朱元璋擢升為太常寺卿,主管宗廟禮儀和祭祀,屬于正三品。到了洪武三年,李善長已經66歲,半生辛勞,讓他實在力不從心。李善長建議中書省要增加年輕的官員,根據李善長的推薦,胡惟庸被調到中書省,擔任參知政事。
熟悉《宋史》的讀者可能都知道,在宋朝,「參知政事」實際上就是副宰相。但到了元朝,中書省有了些許變化,明朝延續了元朝的制度,在元朝和明朝初期,中書省最高長官是左右丞相,然后是
平章政事,然后是左右丞,再次是參知政事。例如,洪武元年,朱元璋就曾封常遇春為「平章政事」,在軍務上,常遇春僅位列徐達之下。
由于當時徐達征戰在外,常遇春已經病逝,因此,胡惟庸進入中書省的時候,他的頂頭上司實際上只有3個人,分別是李善長(左丞相)、汪廣洋(左丞)、楊憲(右丞)。
不久后,李善長便申請告老還鄉,朱元璋為了丞相人選煞費腦筋,當時,在朱元璋考慮范圍內的丞相候選人只有3個人,分別是:楊憲、胡惟庸、汪廣洋。為此,朱元璋還特地請教劉基(劉伯溫)。
朱元璋問:「李善長要告老還鄉了,我想讓楊憲接替他,擔任丞相,你覺得如何?」
劉基說:「憲有相才,無相器。」意思是說,楊憲雖然有能力,但沒有丞相的器量。
朱元璋又問:「汪廣洋何如?」
劉基曰:「此褊淺。」意為汪廣洋的見識太過狹隘,不適合做丞相。
朱元璋:「胡惟庸何如?」
劉基:「小犢耳,將僨轅而破犁。」
劉伯溫的意思是說:胡惟庸就像是個心高氣傲的牛犢,讓他來犁地,說不定地沒犁好,犁子還被他搞壞。
以上對話出自《明史紀事本末》,不得不說,劉伯溫對胡惟庸的評價非常準確:他不僅當不好丞相,還會把明朝搞得更糟!
之后的兩個月,楊憲因為太過激進而被朱元璋除掉,中書省只剩下汪廣洋和胡惟庸二人可供選擇了。經朱元璋反復權衡,他決定放李善長歸鄉,讓汪廣洋來做右丞相,胡惟庸升為左丞。
《明史·汪廣洋傳》中有記載:
及善長以病去位,遂以廣洋為右丞相,參政胡惟庸為左丞。
此時,中書省名義上還有一個大人物,他就是徐達。
但是,徐達只占了個名分,并不插手中書省事務,中書省的實際上由汪廣洋和胡惟庸把持。李善長走了,楊憲死了,徐達「有名無實」,擋在胡惟庸前面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汪廣洋了。
于是,胡惟庸開始露出他狡黠的一面,他開始籌劃,如何成為繼李善長、徐達、汪廣洋之后的明朝第四位丞相。
汪廣洋是一位老實人,但他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能力不足。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對丞相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汪廣洋的劣勢逐漸暴露出來。再加上胡惟庸凡事都表現得異常積極,有時候胡惟庸甚至會越過汪廣洋,直接向朱元璋匯報自己對治國理政的看法,這更加讓朱元璋覺得,汪廣洋遮擋了胡惟庸的才能。于是在洪武六年,朱元璋抓住汪廣洋的錯處,將汪廣洋貶到廣東擔任行省參政。此后,胡惟庸開始以左丞的身份主持中書省,半年后,胡惟庸正式「轉正」,擔任右丞相。至此,胡惟庸終于圓了自己的丞相夢。
胡惟庸初為丞相,他的能力到底如何呢?《明史·胡惟庸傳》記載:
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
意思是說,朱元璋肯定胡惟庸的才能,對他很信任,而胡惟庸也很努力,他辦事小心謹慎,經常順著朱元璋的意思,因此逐漸成為朱元璋的寵臣。
從歷史角度來看,朱元璋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作為皇帝,他還是比較勤奮和敏銳的。胡惟庸自洪武六年當上丞相,到洪武十三年結束,他能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當丞相近7年之久,可以說,胡惟庸是有丞相之才的。
若胡惟庸是個庸才,他必然會步汪廣洋的后塵。別忘了,汪廣洋就是因為能力不足才被罷免的。所以,胡惟庸的名字里雖然有個「庸」字,但他并非庸才。
然后,隨著胡惟庸丞相生涯的延長,他開始暗地里搞一些小動作。史載:
生ㄕㄚ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
意思是說,朝中有一些生ㄕㄚ廢貶的事,胡惟庸有時候不報給朱元璋,自己做了決定。六部呈給中書省的奏折,他看到有說自己和同黨壞話的,也私自扣下。
如此一來,那些熱衷于功名的投機分子,逐漸開始聚攏在胡惟庸門下。尤其是那些犯錯被貶的武夫,開始走胡惟庸的門路,各種金銀財寶陸續被送到丞相府。御史陳寧、中丞涂節等朝中大臣,也紛紛投靠胡惟庸門下,成了胡惟庸的死黨。(記住涂節這個名字,下面還會提到他,因為他是胡惟庸落馬的關鍵。)
胡惟庸也趁此機會大肆培養黨羽,例如,李善長退隱后,被賜予「太師」頭銜。他的弟弟李存義任太仆寺丞,胡惟庸便和李存義結為姻親,把哥哥的女兒嫁給李存義的兒子。
明朝天文學家、翰林院學士吳伯宗曾得罪胡惟庸,胡惟庸便借故將他貶到鳳陽,其他受胡惟庸迫害之人,更是多達三十余人。
當時朝中并非沒有人發現胡惟庸的奸猾,但胡惟庸身為中書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人敢去招惹他,任憑他指鹿為馬。
但朝中也有兩個人不怕胡惟庸,例如劉基和徐達。劉基是御史中丞,有彈劾百官之權,徐達雖然已經辭去左丞相職務,但他仍是勛貴中的第一人。于是,二人不斷向朱元璋匯報胡惟庸的惡劣行徑,這讓胡惟庸十分不爽。
洪武八年,劉基生病,胡惟庸帶著太醫前去給劉基看病送藥,劉基喝過藥后,腹中就像有石頭一樣,沒多久就死了。《明史·劉基傳》云:
(劉)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
劉伯溫之死,在明史中是個謎團,但他被胡惟庸謀害的可能性極大。
劉基死后,胡惟庸開始對付另一位「大佬」徐達,因此,便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胡惟庸意圖收買徐達身邊的守門人福壽,讓福壽謀刺徐達,結果福壽不愿意,并向徐達告發,徐達因此躲過一劫。
如果說劉基之死沒有十足的證據證明是胡惟庸下毒的話,那麼,從他謀劃刺ㄕㄚ徐達來看,胡惟庸已經達到了權勢滔天、無法無天的地步。
莎士比亞說過: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胡惟庸的一系列作為本就是大奸大惡,再加上他的頂頭上司是疾惡如仇的朱元璋,這就注定了胡惟庸的結局。
胡惟庸之罪雖然多,但真正加速胡惟庸滅亡的卻是謀反罪。
胡惟庸知道,若論朝堂權謀,他不輸給別人,但若論領兵造反,沒有武將肯定不行。于是,第一批被胡惟庸拉攏的武將出現了,他們就是吉安侯陸仲亨和平涼侯費聚。
陸仲亨和費聚都是明朝開國功臣,但二人都犯過錯,例如,陸仲亨曾因為擅自乘坐驛車、勞役驛卒而被朱元璋嚴厲斥責;費聚因為沉迷于酒色而惹怒朱元璋。胡惟庸通過利誘,讓二人歸于自己門下。
一日,胡惟庸邀請吉安侯陸仲亨和平涼侯費聚二人來府中飲酒,酒酣,胡惟庸悄悄對二人說:「我們都干了很多違法之事,萬一被皇帝發現了,我們該當如何?」
陸、費二人面面相覷,胡惟庸便授權二人在外招兵買馬,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胡惟庸還派明州衛指揮使林賢以出海平寇為由,暗中和倭寇聯絡;讓元朝舊臣封績暗中給蒙古人寫信,要和北元里應外合。
不僅如此,胡惟庸還大量豢養亡命之徒為自己效力。為了盡快收服朝中勛貴,胡惟庸想起了早已退休的李善長。于是,胡惟庸找到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讓他暗中游說李善長,并承諾將來事成,將淮西之地盡數封給李善長。
《明史·李善長傳》記載:
惟庸乃自往說善長,猶不許。居久之,惟庸復遣存義進說,善長嘆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李善長當時給胡惟庸的回復是:我老了,等我死了,你們好自為之吧。
很明顯,李善長沒有被胡惟庸所誘,但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知情不報。若干年后,這個錯誤直接導致李善長被朱元璋滅門。
胡惟庸雖然奸詐,但他懂得「謀定而后動」,當他一步一步暗中準備的時候,一場意外的交通事故直接打破了朝堂表面的寧靜。
明朝洪武十二年,胡惟庸的兒子在鬧事中乘馬車疾馳,慌亂中墜馬而死,胡惟庸怒不可遏,將駕車的車夫當庭處決。
胡惟庸沒想到,這一場交通事故,直接斷送了自己多年的謀劃,更使自己賠上了九族的性命。
原來,胡惟庸之子本就作惡多端,如今胡惟庸又當眾處決車夫,引起了民憤。
百姓們聚集在鬧市口,要求丞相給一個說法。朱元璋得知后,龍顏大怒,命胡惟庸為車夫償命。胡惟庸提出用錢財來賠償車夫家人,但朱元璋沒有答應。如此,胡惟庸有些害怕了,他回到家中,立即通知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等心腹,告訴大家準備起事。
就在陳寧、涂節二人到處派人通知各處將領準備造反的時候,朝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年九月,位于東南亞的占城國派遣使者來明朝進貢,胡惟庸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朱元璋,而是選擇私自接見占城國使者,不巧的是,這一幕被宮里的宦官看到了。朱元璋因此更加憤怒,胡惟庸趕忙把責任推給禮部。朱元璋為了查查此時,下旨把相關官員都審查一遍,結果拔出蘿卜帶出泥,查出涂節有變賣官家婦女的罪狀,朱元璋立即下旨關押涂節。涂節大駭,為了「戴罪立功」,他將胡惟庸意圖謀反的事情抖摟出來,滿朝駭然。
《明史》這樣評價涂節:
節本預謀,見事不成,始上變告,不可不誅。
意思是,涂節本來和胡惟庸一起籌劃造反,如今局勢不妙,立即告密反水。
他被朱元璋處死,并不冤枉。涂節之死是必然的,朱元璋順著他提供的線索,很快查出了胡惟庸、陳寧等人謀反的證據,于是,朱元璋以雷霆手段ㄕㄚ掉了胡惟庸和陳寧等人,并滅了他們的九族。
張廷玉評價說:
有明一代,巨奸大惡,多出于寺人內豎,求之外廷諸臣,蓋亦鮮矣。當太祖開國之初,胡惟庸兇狡自肆,竟坐叛逆誅死。
即,在明朝,大奸大惡之人很多,但大多出自宦官群體。明朝開國之初,丞相胡惟庸狡詐妄為,最終被滅九族,讓人震驚。
然而,真正讓人震驚的并不是胡惟庸被滅了九族,而是這樁「胡惟庸案」像一部未完待續的著作,十余年后,它的余波仍未平息。
由于胡惟庸被誅ㄕㄚ相對突然,他的很多同黨并未暴露。
例如,當初秘密為胡惟庸招兵買馬的陸仲亨和費聚;當初以平海寇而領兵出征的林賢,替胡惟庸給北元送信的封績;還有胡惟庸的親家、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等。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掉,該來的還是會來。
洪武十八年,在胡惟庸案爆發后的5年后,有人告發李存義曾是胡惟庸的黨羽,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沒有除掉李存義,而是將李存義下放到崇明島。次年,林賢通倭之事爆發,朱元璋這才知道,原來胡惟庸還留有這一手。于是,林賢被滅了九族。
洪武二十三年,藍玉率兵北征,抓獲了封績。兩年后,李善長的家奴丁斌犯案被抓,李善長三番兩次向朱元璋求情,要求釋放丁斌。李善長的異常舉動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覺,朱元璋下令嚴審丁斌,結果審出丁斌之前曾在胡惟庸家做事,胡惟庸案爆發后,他才投奔李善長。
根據丁斌招認,當年胡惟庸曾拉李善長下水,李善長雖然拒絕,但并沒有告發胡惟庸。朱元璋大驚失色,連忙下令逮捕李善長全家,最終李善長全家七十多口全部被處決,只有李善長之子李祺,因為是朱元璋的女婿之故,才得以免死(被流放)。
事情還沒完,隨著丁斌的逐漸招供,胡惟庸的當年的陰私逐漸被抖露出來,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等20余位侯爵都牽連謀反案,朱元璋怒不可遏,舉起屠刀,開始大ㄕㄚ四方,一時間,朝堂之上流血漂櫓。
最終,胡惟庸案導致明朝一位公爵、21位侯爵被株連,其他無爵官員不計其數,合計被株連者多達3萬余人。
一人造反,九族流血,3萬人為其墊背,胡惟庸作為明朝丞相,創造了不一樣的歷史。
歷史學家把「胡惟庸案」和「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并列為洪武四大案。在這四大案中,由于胡惟庸案是第一案,因此存在較大爭議。
有人認為,胡惟庸的罪狀大多是事后才逐個被挖掘的,因此存在朱元璋故意栽贓的可能性。而且,為胡惟庸墊背的3萬余人中,也存在冤枉者。
對此,筆者認為,胡惟庸是謀逆者,這個是肯定的。因為包括《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明實錄》等各種史料都有非常詳細的記錄。
筆者主張:在學術問題上,在沒有更靠譜的全套證據出來之前,已有的證據更為可信。
至于朱元璋誅ㄕㄚ的3萬人中,到底有沒有冤魂,這個是另一個問題。因為在胡惟庸案所牽連的「一公二十八侯」共計29個主要人物中,他們的罪名都是有記錄的,他們被冤枉的可能性極低。
但是,因為古代謀逆罪要求「連坐」,這些主要人物的親屬不管有沒有參與造反,都要被牽連其中。因此,這些親屬中肯定存在冤枉的成分。但這是封建社會司法的弊端,任何一個朝代都有這種情況,不能歸咎于朱元璋一人。
胡惟庸之死,在中國封建王朝中還有一個重大的影響。
自隋唐設立三省六部制度,中書省一直是替帝王管理天下的重要工具。胡惟庸死后,朱元璋覺得中書省權柄太大,隨時有顛覆王朝的危險,因此決議撤銷中書省,此后,由皇帝本人直接管理六部。
所以,胡惟庸之死,不僅僅標志著中書省的消亡,也意味著,中國古代的宰相制度就此終結。
《老子》中有句名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意思是,執持盈滿,不如適可而止,如果擁有富貴和權柄之后,不加以約束,那就會越加驕奢,愈加追求更多的權柄和欲望,這就為滅亡留下了禍根。
胡惟庸并非庸才,他又能力,最初為官時也算勤勉,但后來權力心太過膨脹,意圖取代帝王,因此才走向毀滅。作為中華最后一位宰相,他給后世留下的警示作用,適用面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