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爺,被人尊稱「八賢王」,是古典文學名著《楊家將傳》、《楊家府演義》、《三俠五義》和《萬花樓》的人物。熊大木《楊家將傳》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后世的楊家將評書、戲劇中的「八王爺」則大多署名趙德芳,這是宋太祖的另一個兒子),太祖臨終前傳位給其弟趙光義,賜其子趙德昭金锏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專誅戮,曾多次救楊家將眾人。《楊家府演義》中的「八王爺」署名是趙德崇(這是宋太宗長子趙元佐的原名)。
八賢王為什麼不做皇帝?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曾允諾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說是將來如果登上天子之位,等自己去世后要傳給弟弟。不曾想,這句話還真就被趙光義記住了。也就成了后面「燭光斧影」事件的伏筆。
于是太祖暴斃之后,趙光義繼位,成為宋太宗。當時天下眾說紛紜,說他是弒君篡位。總之宮中內外,各種說法都有。當時的皇后賀氏,領著太祖之子趙德芳,上殿質問太宗。也許是太宗也覺得有愧于他們,于是便賜給趙德芳一柄金锏,讓他代替太祖一系監察朝事,戲中詞句如下:孤賜你金鑲白玉鎖,加封你一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再賜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讒臣。正是因為這句戲文,才有了八賢王的稱呼,和那柄讓奸佞讒臣們談之色變的金锏。這個角色雖然是虛構的,但也是當時老百姓們的一種心聲。
八賢王最后怎麼去世的?
歷史上真的有八賢王趙德芳這個人嗎?真實的八賢王是怎麼去世的呢?讓我們下一下史料。 據《宋史·宗室傳》記載:太祖有四個兒子:長子德秀、次子德昭、三子德林、四子德芳,但長子和三子幼年夭折,因此,宋太祖一脈中長大成人的兒子中,實際上只有次子燕懿王德昭和四子秦惠康王德芳。
由此對號入座的話,戲曲或電視劇中的八賢王指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四子趙德芳。但歷史上的秦惠康王趙德芳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就病逝了,去世時才23歲。他無論在生前或去世后從未被封為八賢王,更沒有像戲曲或電視劇中的八賢王趙德芳那樣歷經太祖、大宗、真宗、仁宗四代皇帝。再看他與其他著名的歷史人物關系:民間流傳極廣的「楊家將」的老令公楊業也是在趙德芳去世去五年后才戰去世,因此,趙德芳何來替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告御狀?
一代名相寇準于公元980年才考中進士,981年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趙德芳和寇準見面的機會幾乎為零,更不要說是破格提撥了;至于「包青天」
包拯,999年才出生,而此時德芳已經去世去了十八年了。由此看來八賢王趙德芳的故事,是百分之百的虛構的。但是任何一個傳奇人物和傳奇故事的產生,總有其深層次的根源和背景,八賢王原型的產生也是這樣。這或許與宋朝初年發生的一起疑云重重的宮廷事件有密切相關——
976年11月,身體一向健壯的趙匡胤突然駕崩。對于他是如何去世的,史書記載相當模糊。據歷史記載,趙匡胤去世時在場的是宋皇后,宋皇后當時曾指使王繼恩去召趙德芳。
可是王繼恩并沒有去找德芳,而是徑奔趙光義府第,于是趙光義隨王繼恩一同來到停放趙匡胤遺體的寢殿。宋皇后一看來人不是德芳而是趙光義,便一切都明白了,不得不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趙光義的回答是「共保富貴,勿憂也」
。看來是趙光義自知理虧,才作了這個共保富貴的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