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國,有著他國沒有的歷史底蘊,因此在這片華夏大地之上,誕生過各種強大的民族,它們用自己的血淚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例如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蒙古族,當然還有一支延續至今的漢族等等。
不過在這千年的歷史之中,華夏大地上的民族也并非都能延續至今,在大自然「弱肉強食」的法則之下,有一些民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就例如今天要聊的契丹。但是就當世人本以為契丹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時,近代考古學家卻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之下,發現了他們的后裔,那麼他們到底是如今哪個民族呢?
契丹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也就是著名的亂世「南北朝時期」
,一直盤旋在我國的北方,在早期的時候契丹并未形成大型的統一部落,絕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居無定所的小型游牧部落。但是在經過數百的年的發展,在唐初的時候,契丹逐漸地形成大型的部落聯盟,而隨著一個叫做耶律阿保機的契丹人出現,其統一了整個契丹部落,并且在公元916年稱帝,從此契丹這個民族以遼國自居。
并且由于歷史原因,當時的耶律阿保機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達成合作,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條件幫助自己攻打后唐,從此耶律阿保機獲得了南下的機會,契丹族在此段時間內飛速的發展,以至于契丹在后來可以與大宋王朝分庭對抗數年。
而也正是因為石敬瑭的此番「騷操作」,導致后來宋朝的北方無危可守,同時失去了冷兵器時代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的供給「戰馬」
,以至于宋朝時期漢家兒郎以步兵對抗騎兵,而這也是宋朝久久不能收復燕云十六州的一個主要原因,但隨著國家發展,宋過很快等來了一個機會。在當時的華夏當地,除了宋遼兩個大國,其實還有一些小國,但是實力問題,這些偏安一偶的小國遠不能與遼以及宋相媲美,而金國就是其中之一,而對于宋與遼而言二者,因為歷史的原因兩國之間可謂有著血仇。
要知道對于宋而言,收復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宋朝前期最大的心愿,而對于遼而言,南方肥沃的土地更是誘惑頗大,因此兩國之間可謂是常年戰爭,因此二者之間的仇恨可謂是頗多,但是這種對峙局面隨著一個人的出現而結束,那就是金國的皇帝完顏阿骨打。
由于遼國后期政權腐敗,因此完顏阿骨打趁此機會率領自己的女真部起兵反遼,而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時間完顏阿骨打也并不能吃下遼國,所以只好與當時的宋國結盟,而作為世仇的宋國,自然而然的不會放過此次機會,于是就這樣曾經不可一世的遼國敗在了宋遼聯手之中。
但是宋朝很快就嘗到了此次聯手的苦果,在擊敗遼國之后的兩年后,金國就對北宋發動入侵,并且一發不可收拾直至宋朝滅亡,政權被迫南遷,而這也是「靖康之恥」的由來。
在發生「靖康之恥」之后,宋與金兩國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你死我亡的地步,并且與之前的遼國不相同的是,此番仇恨可以說是無法化解的地步,即使金國在后來向宋朝低頭求援之時,宋朝依舊無動于衷,甚至在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
主動出擊與當時的元一同滅金。當然這些也都是后話,那麼國家破滅后的契丹又該何去何從呢?在遼滅國之后,當時的契丹人并未滅亡,反而還有不少的人活了下來,甚至還有不少的軍隊,在失去根基之后的契丹人,選擇了跑到曾經的附屬國,并且在那里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史稱西遼,而且在經過一度的發展過后,西遼也逐漸強大,頗有當年的風范。
并且此時的契丹族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滅國的記憶,反而一度想重返中原報仇雪恨,但是由于當年實在是跑太遠了,所以幾次遠征最終都未能實現,復國從此也成為了一種奢望。
而隨著時代的更迭,曾經輝煌的西遼,也逐漸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且作為一個游牧民族,契丹是長期的處于居無定所的存在,因此經過千年的演化,契丹可以說是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畢竟在時間的流逝之下,任何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但是在經過史學家的研究發現,曾經的契丹人有可能就是今天生活在俄羅斯與中國境內的達斡爾民族,并且史學家還給出相應的解釋,其中一點就是,如今的達斡爾民族在外貌上與契丹人留下的畫像來看,還保留著大量的契丹人特征。
二是在清朝的時候,我國就曾與達斡爾民族發生過戰爭,并且發現達斡爾民族掌握著非常熟練的戰斗技巧以及各種系統的戰術,而這一點是一個普通的游牧名族所不具備的。
當然如果僅僅憑借此,并不能證明一個現代化的民族與千年之前的契丹有著關系,于是乎史學家們才采取比較科學的方法,那就是基因比對,而基因比對的結果非常明確指出,達斡爾民族與契丹人在基因上出現高度的吻合,所以達斡爾民族就千年前的契丹人。
所以總的來講,契丹是一個堅強的民族,從當年的遼國,到后來的西遼以及如今的達斡爾民族,其可以說是在風雨之中走過了數千年,并且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反而堅強地繁衍下來,并且以一個民族的形式存在如今,就這一點已經超越了歷史上的大多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