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皇稱帝以來,至愛新覺羅溥儀退位,華夏封建文明,經歷了悠悠兩千多載。在這對于人類文明來說還算漫長的光陰里,中華文明走過了好幾輪的世事輪回,先后出現過24個朝代,共產生了494位皇帝。
中國的封建帝制將家天下的理念實踐到了極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是無論朝代如何更迭,帝王如何更換,封建思想如何發展,在這套以皇權至上的制度中生活的華夏之民,始終是肉食者恒有、貧賤者永存的階層固化,最后只能哀嘆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緣于治世難以持續。而治世的難以持續,緣于無法保證擁有最高權力的皇帝陛下永遠是明君,帝明則世治,帝昏則世亂。歷代皇帝中,不乏昏聵無能、庸庸碌碌、暴虐無道之輩,但也有仁政愛民、革新創制、功在千秋之君,而以下5位,足稱得上「千古一帝」之美稱。
「千古一帝」之說的首次出現是明朝的心學大家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認為始皇帝是掀翻一個世界的英雄,諸多創制沿用后世,所為之政,「自是千古一帝也」。
毛主席對秦始皇的評價也很高,認為孔夫子只是說空話,秦始皇才是辦實事,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政治形式上尊的是孔夫子,而實際按秦始皇的法家思想辦事。始皇嬴政雖談不上仁政愛民,但其對歷史的貢獻絕對有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
贏政之功績最大者,莫過于消滅六國,奠定華夏一統之基調,后世雖多有亂世降臨,但總體仍是以統一為歷史主流。此舉有多重要,若無始皇之統一,中華文明如今就跟歐洲一樣,四分五裂,各自為政,各國之間連年征戰不斷,百姓將永受戰亂之苦。
如今看來,世界還是動蕩不安,而唯有統一之大國,方能以舉國體制與世界爭雄,方能進行軍事、經濟之戰略縱深。
其次便是郡縣制的設立,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分封私有制帶給整個社會的弊端。分封大搞國中之國,受封者在自己領地有絕對的權利,且還可世襲罔替,普通百姓根本無權言語國主之對錯。
而郡縣制的設立,直接抹去世襲特權,國家派遣官員到地方,定期更換,朝廷自有政績考核體系來評定官職升降,法通天下,律束萬民。所以從整個歷史角度來看,郡縣制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以至于如今我們仍在沿用。
始皇帝的功績還有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北拒匈奴,南征百越等等,每一件拿出來,都是開創先河之偉業。
只可惜,秦歷二世而亡,正所謂人無完人,始皇帝后期沉迷于長生不老之道,沒有培養出后繼之人,致使庸才胡亥繼位,且用人不察,導致趙高獨攬朝政大權,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大秦覆滅。
從政權和血緣上來說,隨著大秦的倒臺而贏姓趙氏失權;但要從政治制度和文明延續上來說,漢武帝無疑是秦始皇最好的繼承人,也因此漢武大帝稱得上第二位千古一帝。
秦末諸侯皆起,各路英雄以推翻暴秦而傭兵爭雄,制度上也意在消除郡縣,回歸分封,致使漢初不得不采取分封、郡縣雙重制度同存的舉措。
文景兩朝又崇尚無為而治的黃老之道,到了漢武帝劉徹繼位時,分封的諸侯國已呈現坐大的趨勢。武帝采取主父偃之諫,廣施推恩令,允許諸侯王可將自家土地繼續分封給嫡長子以外的子弟,新封者可封列侯,所封侯國歸郡統轄,租稅上交朝廷,自而大大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
漢武帝貢獻至大者,莫過于發兵匈奴,保北境安寧。 春秋戰國以來至秦漢,面對北方匈奴的不斷南侵犯邊,中原王朝一直采取的是防御策略,漢初還屢次以和親求和平。
到了漢武帝主政,任用衛青、霍去病、李息、李廣等良將,開始主動出擊,經過十余年的連續作戰,終于將匈奴主力消滅,余部要麼西遷,要麼歸附漢廷,一舉解決了北方之患。
漢武帝的豐功偉績不僅僅是削藩敗匈奴,他還征討百越、南夷、朝鮮半島北部等地,開拓了漢家疆土;同時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打通了中西商道;他還是歷史上第一位下罪己詔的帝王,主動承認自己的過錯。
此外,漢武帝還進行了官制、法制、幣制等改革,興修水利、整治漕運等大力發展農業,設立太學、官學等教育機構,為朝廷培養人才。這些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政治舉措,
漢武之功績可傳千古之頌,漢武之偉業可配大帝之稱。第三位千古一帝,要從隋煬帝楊廣說起。隋煬帝作為亡國之君,史書上對楊廣的記載多是昏庸無德、殘暴不仁之事跡,但初登大位的楊廣也是一位勵精圖治、擁有雄才偉略的務實君王,之所以能被稱為千古一帝,主要是其兩件功勞利國利民千載。
其一是修通大運河。楊廣開通京杭大運河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南北游玩方便的私欲,但大運河的歷史作用絕非史書上的一筆「勞民傷財」所能蓋過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多發生戰亂,導致大量北方民眾南遷逃難。經過百余年的民族融合,南方的經濟發展漸趨成熟,但南北差異也同時加劇,尤其語言漸有不通之趨勢,長此以往將直接致使南北分裂。
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中央集權政治對南方的統治,促進了南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不但避免了中華文明的南北分裂,反而使南方諸少數民族逐漸融入到了中華大文化圈之中,漸漸漢化。
其二是大興科舉制。隨著地主階級的興起,九品中正的選官制度已無法滿足歷史發展的需要,隋文帝便廢除了九品中正制。
大業二年,煬帝楊廣遂了廣大寒門士子的愿,增設進士科考試,根據所選官員的不同,分為秀才方略、進士實務策和明經經術三種不同的考試。這套選官制度經過歷朝歷代的繼承和發展,一直沿用至今,當今我們所用的公務員考試就是這套制度的當代版演化。
隋王朝雖然也是個短命的王朝,但繼承和創建了很多利于治國經邦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均田制、五省制、租庸調制、科舉制等等,而這些制度在唐王朝達到了鼎盛。這又不得不提到我們的第四位千古一帝,即李唐二郎。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我想很多人都能說出他的二三事來,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李二郎的功績和偉業實在太過耀眼。在武略上,他如同戰神般的存在,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在文治上,他親手締造的大唐即便過了千年,也依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李世民少年時期就表現出了卓越的戰爭指揮才略。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包圍,年僅17歲的李世民采取疑兵之計,增加戰鼓以擴大軍容,進攻時馬尾綁上樹梢,遠遠看去塵土飛揚,突厥以為大軍壓境,四散逃潰,隋軍不費吹灰之力,成功救下隋煬帝。
后李世民首倡李淵晉陽起兵,領兵攻破長安,平定薛仁杲、竇建德、王世充等隋末割據勢力,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受封秦王,而此時的李世民還僅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少年。
尤其虎牢關一戰,李世民不但堅持對王世充、竇建德兩線作戰,而且以三千騎兵將竇建德十萬兵馬殺得潰不成軍,四散逃竄,「一戰擒雙王」,天下大勢已定,就連戰神項羽也不敢這麼打仗吧。
能武的開國之君常有,能文的治世明君也不少,但既能文又能武的全能君主真的不多見,而李世民確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率軍征天下,諸將臣服;他下馬治天下,君臣同德。
歷史上的開國之君,多有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的遺憾,而李世民不但是唯一沒有殺過功臣的開國賢主,而且是能夠完全信任投誠將軍和變節能臣的馭下能主,尉遲敬德、魏征等都是被二郎這等無條件的信任所征服的。
李世民的貞觀朝中所聚能臣眾多,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均田畝、薄賦稅、輕徭役、重法度、興科舉,大力發展農桑,鼓勵商業興旺,北滅突厥,東創高句麗,復通「絲綢之路」,視四海如一家,同邊夷如手足,天下各族遵其為「天可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唯太宗李世民一人而。他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專為濟世安民而生,專為成就千古一帝而活。
大清王朝的愛新覺羅·玄燁,算的上第五位千古一帝。
中原地區自古是漢民族的發源地,少數族裔一統中原的除了蒙古的元朝,便是滿族建立的清朝了。同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統治農耕文明,蒙古對漢家山河的統治不足百年,而滿族統治中原卻能長達近三百年,究其原因離不開那位清圣祖康熙帝的扭轉乾坤。
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入主中原時,雖也注重儒家文化的統治作用,但終究不能平等待之,大搞民族等級,漢族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元末民族矛盾激烈,各地起義頻發,最后被明太祖朱元璋驅逐中原,結束了其在中原98年的統治。
清兵入關后,初期對漢室城池也是以武力奪取,八旗尚武,自然是以馬上得天下。
玄燁乃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6歲繼位,14歲親政,當時對于漢室的政治態度和王朝的穩固統治處于關鍵時期。康熙帝以元朝的滅亡為鑒,深知要統治好這個漢族人居多的廣闊帝國,光有武力鎮壓是行不通的,還要有文治才行。他創建南書房制度,大膽任用漢族官員,宣布治統與道統合一,以儒家學說為治國之本。
從此滿漢同心,君民同德,康熙在位61年中,他削平三蕃、統一台灣、驅逐沙俄、北征漠北等等,保障了中國的領土完整,立下了不世之功。同時也廣施仁政,與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康熙帝對西學尤為感興趣,不但自己學西方的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知識,還派西方傳教士和部分中國學者走遍各省,繪制成當時世界上最精確、地理價值最高的《康熙皇輿全覽圖》,英國李約瑟也稱這幅地圖為當時亞洲最好。
但可惜的是,康熙帝沒能將這種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與制度的個人行為轉變成國家行為,致使中國錯失了與世界接軌的發展良機。他在晚年時也預測到,中國恐受西洋等國之累,表示出對歐洲國家的警惕。
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創下千古偉業的帝王不少,但很難再有誰能和這五位比肩。他們在自己的時代,已經做到了人間功業的極致。歷史并非一蹴而就,所以我們看待歷史人物的功過也不能一葉障目,這五位千古一帝,在自己短暫的人生旅途中,對延綿幾千載的中華文明無疑都做出了不朽之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