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他是中國史上「封狼居胥」的帝王,武力值不容小覷。
但事實上,除了朱棣本人打仗很厲害以外,他的兒子 朱高煦也是一個打仗的好手。
朱高煦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成了朱棣的左膀右臂,多次救朱棣于水火之中。
但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后期智商卻急劇下降,最后被自己的親侄兒活活「烹熟了」。
歷史上的朱高煦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徐皇后嫡子,朱棣心頭好
朱高煦是朱棣和徐皇后的嫡次子,出身十分高貴。
朱高煦的大哥朱高熾,是朱棣的世子。 但是卻長相丑陋,身材肥胖還不健康。
男人都喜歡像自己的兒子,所以朱棣十分不喜歡自己的大兒子。 覺得他體弱多病,一點也沒有自己的風范。
反觀朱高煦,從小英勇無比,騎馬射箭更是不在話下。因此朱棣對朱高煦十分偏愛。
但是,朱高熾畢竟是嫡長子,也是徐皇后的親兒子。
因此徐皇后并不像朱棣那樣偏心朱高煦,反而覺得朱高熾從小就仁慈, 還經常勸說朱棣應該一視同仁。
雖然朱高煦從小就受到朱棣的寵愛,但是由于母親對待他們兄弟都是十分公平的。
所以朱高煦也沒有恃寵而驕,和朱高熾的兄弟感情不算糟糕。
起兵造反,上陣父子兵
后來,朱元璋死了,把自己的皇位留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朱棣對此表示非常不爽,但是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也就忍了下去。
但是,朱允炆將自己叔叔們的忍讓當成了退讓,在自己皇位還不穩的時候就開始削藩。
這讓朱棣一下就來氣了,不忍了,直接造反!
朱棣開始收拾行囊,打算從自己的老家北京向明朝的都城打去。
朱棣看自己的大兒子體弱多病,但卻也是一個處理政事的好手, 就讓朱高熾呆在北京,守住自己的大本營。
對于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朱棣則是親自帶在身邊,跟著自己領兵打仗,親自調教教導。
朱棣的靖難之役打了四年,其中的兇險可想而知。
朱棣是一個藩王,造反沒有正當理由。朱允炆手下不缺猛將,他一路過來吃了不少苦。
朱高煦在這四年里,一直陪著朱棣,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朱棣對于親情的需求。
同時,朱高煦是個驍勇善戰的人,頻頻立下戰功,還多次將朱棣從死人堆里給救出來。
可以說,要是沒有朱高煦,朱棣的靖難之役或許就不會成功。
朱棣看著朱高煦,心中也是一陣感慨: 這個兒子越看越像自己。
終于有一次,朱棣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舐犢之情了。
朱棣對朱高煦說道 :「你的大哥體弱多病,你要好好干啊!」
這句話是對朱高煦的鼓勵,也是對朱高煦的暗示,更是將朱高煦跌進萬丈深淵的源頭。
不肯離京,陷害太子和大臣
歷時四年,朱棣終于造反成功,趕跑了侄子,自己坐上了皇位。
朱高煦是十分的高興,受了這麼大的苦,自己的爹終于坐上了皇位,以后保不齊自己也是皇帝!
但是,朱高煦的小算盤還沒有打清楚,就被朱棣潑了盆冷水。
朱棣順利即位,自然也該考慮太子的問題。朱棣內心是偏向朱高煦的。但是,人家朱高熾也不差。
他造反的四年里,北京城被他守得好好的,官員百姓都愛戴他。
更重要的是, 朱元璋在生前也表現出了對朱高熾的喜歡。
朱棣是造反得位,本就在意人心,所以在朝臣的勸說之下,徹底忘記了自己曾經對朱高煦的許諾。
朱棣立了朱高熾為太子,而且還打算讓朱高煦去云南就藩。
朱高煦肯定不高興了,他心想: 「你這個老頭子,當時讓我給你打江山的時候,說以后江山都給我。現在江山打下來了,你就要把我趕走了?」
朱高煦內心十分難受,死活不肯就藩。
朱棣也是有點不好意思的,畢竟自己確實是卸磨殺驢了。 所以朱高煦不肯去就藩,他也沒有強制朱高煦。
朱高煦心里一直想著朱棣說過的話,爹說大哥沒有用,將來老朱家還是得看自己。
每次一想到這個,朱高煦就忍不住膨脹了起來。
朱高煦不去就藩,朱棣也不趕他走,這讓朱高煦更是相信自己能夠取代大哥。
于是,朱高煦開始了一系列作死之路。他不停地陷害朱高熾,還打壓朝廷中的大臣。
朱高煦還經常對底下的大臣說,自己就是李世民,是非常厲害的人。
他把自己比作了李世民,那不就是說朱棣是那個被迫讓位的李淵嗎?
朱棣盛怒,欲廢愛子為庶人
朱棣不高興了,再次提出來讓朱高煦就藩,并且態度十分堅定。
朱高煦根本認識不到錯誤,十分不高興,他說 :「我什麼都沒有做錯,干什麼要把我趕到那種偏遠地區!」
這讓朱棣更加懷疑他有不臣之心,直接下了詔書讓朱高煦趕緊滾蛋!
這下也算是把朱高煦惹毛了,他又打又鬧,私自征兵。 根本不把自己的哥哥和父親放在眼里。
朱棣北伐回來后,大家都來跟朱棣告朱高煦的狀。
這次朱棣忍不了了,叫人把他綁了起來,還把朱高煦的衣服給扒了, 要把他廢成庶人。
幸虧朱高熾還是念著兄弟之情,苦苦哀求朱棣,這才讓朱高煦逃過一劫。
舉兵造反,哥哥寬容原諒
朱高煦逃過一劫后,被朱棣逼著趕去了封地。
到了封地后,朱高煦十分憤怒。根本記不得他哥哥的好, 反而一直暗暗詛咒朱高熾,準備造反。
朱高煦在封地呆了七年,朱棣病逝了,朱高熾準備即位。
就趁著這個時間,朱高煦趕緊讓自己的心腹回到北京,趁機作亂,想得下皇位。
但是朱高煦根本沒翻出什麼波瀾來,就被朱高熾給平定了。
但是朱高熾這個人為人十分仁慈,也不打算計較什麼,就是嘴上教育了朱高煦一下,就放過他了。
朱高煦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哥哥根本不像自己想的那樣沒有用。
他的哥哥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根本沒人能撼動他的位置!
哥哥病死,再度作死造反
朱高熾福薄,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就死了。
朱高煦聽到這個消息后來勁了,他的侄子朱瞻基這個時候還在南京。 要是想繼承皇位,必須得回到北京來。
于是朱高煦就打算在朱瞻基回北京的路上襲擊他。
但是朱瞻基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躲過了朱高煦的襲擊,順利繼承了皇位。
朱瞻基繼承皇位后,對自己這個叔叔還是很好的,他沒有計較朱高煦襲擊他的事,還送給了他宅子金錢。
朱高煦還是不甘心,他還是想要坐上那個不屬于他的皇位。
于是,他學他的父親朱棣,起兵造反了!
但是,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更不是朱允炆。
朱高煦的造反,朱瞻基沒有費多大的勁就平定了,還活捉了朱高煦。
滿朝文武早就受夠了朱高煦,于是紛紛請求朱瞻基殺了朱高煦。
朱瞻基心里還是把朱高煦當成叔叔的,不愿意殺他,只是把他廢成了庶人,吃穿用度也是沒有縮減。
朱高煦或許是魔怔了,這個時候他心里只是想著皇位,根本想不起半點骨肉親情, 還是在家中咒罵朱瞻基。
朱瞻基知道朱高煦的精神狀況不好,還親自去看望朱高煦。
誰知道這個時候朱高煦魔怔了, 直接把朱瞻基絆了個狗吃屎。
這讓朱瞻基不高興了, 派人拿了銅缸把朱高煦關了起來。
朱瞻基本來只是想嚇嚇朱高煦,但是沒想到這個時候朱高煦像是一心求死。
朱高煦在銅缸里不斷地咒罵朱瞻基,還頂著那個三百多斤的銅缸到處亂撞。
這下讓朱瞻基徹底火了,于是讓人在銅缸附近點上了炭,活生生地把朱高煦給烹熟了。
結語
朱高煦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非常精彩的,馬背上奪取江山,屢次救下朱棣性命,成為了朱棣最寵愛的兒子。
但是卻因為朱棣一句鼓勵的話,從此心里開始有了不臣之心,瘋狂作死。父親、哥哥、侄兒對他的如此忍讓,在他眼里竟然全成了懦弱,最終給自己招來了殺生之禍。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朱高煦戎馬一生,也受父親疼愛,卻始終得不到那個皇位,心里不平衡也是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