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朝戰神,第一個映入腦海的恐怕就是「大明戰神」朱祁鎮。說他是戰神,并非他帶兵打仗有多麼厲害,而是對他治國、帶兵無方的一種嘲諷。
「大明戰神」朱祁鎮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發生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而在50年前的建文元年(1399年),被建文帝朱允炆任命為討燕大將軍的曹國公李景隆,在靖難的戰場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贏得了「靖難戰神」的稱號。
「靖難戰神」同樣是對李景隆的一種諷刺,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草包。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大草包,硬生生霍霍完了南軍平燕的主力后,不僅在建文帝手里保命成功,更是在靖難之役結束后,以「降將」身份成為朱棣「靖難首功之臣」。
李景隆
這種兩極反轉讓人不禁懷疑,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他究竟是草包還是臥底?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親外甥李文忠為曹國公,姐夫李貞(李文忠之父)為恩親侯、駙馬都尉。次年,朱元璋又加封李貞為「特進、榮祿大夫、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
李貞、李文忠「父子同爵」,讓明朝開國「六公爵」演變成了實際上的「七公爵」。這不僅是對李文忠在明朝建立過程中功勛卓著的肯定,也是朱元璋對二姐夫家、李氏一族的特殊恩情。
「曹國公」李文忠
洪武十一年(1378年),李貞去世;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去世。
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襲父爵封曹國公。李氏祖孫三代讓「曹國公」這個爵位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世系,也讓李氏一族在明初時期顯赫非常。十九年襲爵,屢出練軍湖廣、陜西、河南,市馬西番。進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作為開國名將之后,李景隆可謂是贏在了起跑線上。自幼在父親的培養和影響下,早早接受了軍事和部隊訓練。等到父親去世,襲承爵位的李景隆同樣受到了朱元璋的栽培和重用。朱元璋不僅讓李景隆到各地操練兵馬,負責和西番互通茶市和馬市,還讓他掌管五大都督府之一的左軍都督府,并加封太子太傅。換句話說,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兵馬都在李景隆的掌管之下,可見朱元璋對他的看重。
明太祖朱元璋
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
當然,朱元璋如此看重李景隆,一方面是由于洪武末期開國功臣凋零殆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李景隆父輩的血脈加持。
李景隆的出身注定其不會平凡,而等到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后,李景隆真正達到了人生巔峰。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在真定大敗長興侯耿炳文。黃子澄向朱允炆建議換帥,由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為討燕大將軍。
朱允炆接受了換帥建議,于是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讓他率五十萬大軍北伐,并親自在江邊餞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便宜行事」之權。朱允炆如此隆重、高規格的送行儀式,可見其對耿炳文兵敗的失望以及對于李景隆的信任。
李景隆率兵出征
李景隆掛帥后,聽聞朱棣率兵攻打永平,再襲大寧的行軍策略,決定北上直接攻打朱棣的老巢北平。然而面對精銳盡出,只有老弱婦孺留守的北平城,李景隆圍攻數日,卻始終無法攻破朱高熾把守的防線。
景隆聞之,進圍北平。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李景隆麾下部將都督都督瞿能,原本有機會攻破張掖門,卻因為李景隆害怕瞿能獨自得戰功,被李景隆下令撤回,從而喪失了唯一一次攻破北平城的機會。失去這次最大的戰機后,李景隆圍攻北平城整整兩個月,都未曾立下戰功。
等到朱棣「打怪升級」回歸北平,李景隆第一次正面在鄭村壩迎戰朱棣。原本以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遭遇戰,結果李景隆被朱棣連破七營,加上北平城內朱高熾的遙相呼應,李景隆軍心大亂之下倉皇敗走。
張玉
連破其七營,遂逼景隆。燕將張玉等列陣而進,乘勝抵城下,城中兵亦鼓噪而出,內外夾攻,景隆師潰,宵遁。
同樣是兵敗,但李景隆不是耿炳文。建文帝朱允炆聽聞李景隆兵敗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給他找兵敗的理由和借口。朱允炆以李景隆「權柄不夠」為由,賜李景隆「黃鉞弓矢」,給了他「專征伐」之權。朱允炆對于李景隆的這份信任絕對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次年四月,蒙受皇恩、意氣風發的李景隆卷土重來,他和老將郭英、安陸侯吳杰等人會師真定,合兵約60萬,在白溝河再次和朱棣展開會戰。
「白溝河之戰」
然而這一次的大戰,李景隆再次大敗,損失精兵十多萬的同時,被俘者更是不計其數,還給朱棣留下了數不清的馬匹和糧草。「白溝河之戰」的失敗,不僅徹底讓南軍喪失了短時間內再度伐燕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朱棣的實力,同時也讓雙方的實力對比大幅度的接近,甚至開始逐步扭轉。
與燕軍連戰,復大敗,璽書斧鉞皆委棄,走德州,復走濟南。斯役也,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南軍遂不支,帝始詔景隆還。
自此,建文帝朱允炆不得不將李景隆召回。此后,盛庸、吳杰、鐵鉉、平安等將領雖有心平叛,但偶有勝績,終究因實力不濟而無力回天。
直到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率軍兵臨南京城下,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開金川門,迎朱棣進城,也就是所謂的「金川門之變」。聽聞南京城破后的朱允炆,伴隨著皇宮內的一把火,便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而歷經四年的「靖難之役」最終以朱棣的勝利宣告結束。
李景隆和谷王朱橞迎朱棣進城
圍攻北平、鄭村壩之戰、白溝河之戰,李景隆三戰三敗,南京城下更是背叛投敵,主動打開城門迎朱棣進城。李景隆在靖難過程中刷足了「存在感」 ,卻也讓他在「靖難之役」中的立場受到了質疑。
李景隆真的那麼不堪嗎?如果站在李景隆的個人立場,你或許會看到李景隆的另外一面。
李景隆真的想打靖難這一仗嗎?
很多人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李景隆個人對于靖難這一場戰爭的想法。的確,作為臣子,李景隆不能拒絕朱允炆要他領兵出征的命令。但作為領軍主帥,李景隆的個人想法和立場,決定了這場戰爭的走勢和進程,甚至是最終結果。
李景隆
個人認為:李景隆對于靖難是消極的,傾向于中立和自保。如果非要在朱棣和朱允炆中二選一,其實李景隆內心更偏向于朱棣。
首先,朱棣和朱允炆叔侄倆「鬧矛盾」、「打內戰」,不論最終誰勝誰負,作為兩人共同的親戚(一個是表弟,一個是表叔),在不直接參戰的情況下,李景隆及其背后的李氏一族,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那麼,李景隆非必要就不會主動去參與靖難這場戰爭。其次,如果必須參戰,那麼李景隆內心更偏向誰?或者說,什麼樣的結局才能使李景隆利益最大化。
第一種情況:朱允炆獲勝。
如果李景隆率軍「首戰即終戰」,直接打敗了朱棣。那麼后果就是李景隆成為平亂功臣,加官晉爵,李氏一族繼續榮耀后世。然后借助平燕成功的勢頭,朱允炆將削藩政策實行到底,以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為首的文官集團徹底坐穩朝堂,整個大明王朝的風向徹底由功勛集團轉為文官集團操控。
黃子澄
李景隆作為武將功勛集團第二代的代表人物,這種局勢顯然對他的家族是不利的。他能保自己這一代的富貴,那麼下一代,后世子孫呢?
在聽聞朱棣北上攻打永平和大寧后,從李景隆選擇圍攻北平而不是直接與朱棣正面交鋒的決策來看,其實李景隆并不是完完全全的草包。
同樣的例子早在明初時期就有。「太原之戰」時,元軍大將王保保攻打北平城,徐達沒有選擇增兵北平,反而是率軍直奔王保保的大本營太原,最終取得了大勝,打得王保保只帶18騎兵落荒而逃。
元軍大將王保保
如果李景隆直接拿下了北平城,擒獲了燕王妃徐氏、燕王世子朱高熾,還有朱棣的謀士姚廣孝,失去了大本營的朱棣能支撐多久?
當然對于朱高熾的頑守,李景隆也是準備不足,造成了久攻不下的局面。然而到了真正可以破城而入時,李景隆卻及時制止了。李景隆真的怕手下部將搶功嗎?不怕。因為李景隆才是統兵主帥,部將破城最多拿個「擊殺獎」罷了,最大的功勞還是會記在李景隆這個大將軍頭上。所以說,李景隆其實是有意阻止手下破城,目的就是為了拖長戰爭的時間和進程,為最終勝利后贏得更多的籌碼。
燕王世子朱高熾
當然,李景隆敢「放水」也是有著絕對的本錢,這本錢源自于朱允炆。因為李景隆有十分的把握,朱允炆不會殺自己。早在李景隆「白溝河之戰」兵敗后,舉薦李景隆為大將軍的黃子澄曾請求朱允炆誅殺李景隆,被朱允炆否決了。
黃子澄慚憤,執景隆于朝班,請誅之以謝天下。
而在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在朱允炆派遣使者與朱棣談判前,方孝孺為了振奮士氣,曾再次請求誅殺李景隆,然而再一次被朱允炆否決。
燕師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復請誅景隆。帝皆不問。
由此可見,李景隆和朱允炆這對表兄弟關系是真的「鐵」。只有在這樣的保障前提下,李景隆才敢打小算盤,不然再多的腦袋也不夠砍。
朱允炆和李景隆
客觀地說,如果李景隆不「放水」,雙方正常交戰。除了軍事主帥的指揮能力,其他各方面南軍都處于絕對上風,朱棣根本經不起折騰和消耗,落敗只是時間問題。但由于李景隆的個人原因,他希望這場戰爭可以持續久一點,勢必需要給「弱勢」的朱棣一點援助,讓雙方的實力差距不要太過懸殊。
因此,站在李景隆的個人立場,朱允炆可以勝,但不能速勝,必須要將靖難之役的戰線拉長,進程拖久。打得越久越艱難,才能讓朱允炆以及那幫文官們知道武將功勛集團的重要性及存在的意義,才能讓建文初期「重文輕武」的局勢有所扭轉。否則,武將功勛集團在建文朝注定只是文人們手中的一把「利刃」而已。
第二種情況:朱棣獲勝。
說實話,在靖難打響前,恐怕包括朱棣自己在內,沒有人會想到朱棣可以靖難成功。
燕王朱棣靖難
李景隆自然也沒想過朱棣能夠獲勝。他只不過是想把戰爭拖久一點,讓武將功勛集團在朱允炆心目中的分量更重一點。但等到真的在戰場上交鋒后,隨著自己的「放水」以及局勢的變化,讓他感覺到,其實正面擊敗朱棣的難度不小。
此時李景隆的內心開始有了變化。之前是壓根沒考慮過朱棣會贏的這種可能性,然而局勢突變讓他不得不考慮自己以及李氏一族。這也是李景隆為何會在「金川門之變」中反水的根本原因。
那麼,李景隆是何時與朱棣達成默契的呢?在朱棣兵臨城下時,朱允炆曾派遣李景隆為使者,前去跟朱棣談判,表示愿意割地請和。
朱允炆派使者與朱棣割地請和
使景隆及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如燕軍,割地請和。燕兵屯金川門,景隆與谷王橞開門迎降。
此時建文帝朱允炆還抱有最后一絲幻想,但李景隆早已洞悉一切,知道兵臨城下的朱棣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即將到手的皇位「飛」走。這個時候也是李景隆向朱棣徹底「表明心跡」的最佳時機。
朱棣登基為帝后,在封賞功臣時,李景隆、茹瑺、王佐這幾人是一起受封的,而這幾人都是朱允炆派去和朱棣請和的使者。不言而喻,在那次的談判中,朱棣拒絕了割地請和,而李景隆等人也趁機倒向了朱棣。
以曹國公李景隆、尚書茹瑺、都督同知王佐、都督僉事陳瑄有默相事機之功。
除了局勢所迫,李景隆不得不倒向朱棣外,對于李景隆來說,朱棣繼位后武將功勛集團勢必重新崛起,而那些支持朱允炆削藩的文官集團必定會遭受朱棣的嚴厲打擊和壓制。從這點來看,朱棣獲勝比朱允炆獲勝更加符合李景隆及其家族的利益。
建文帝朱允炆
有理由相信,李景隆在與朱棣的談判中,必然會訴說自己在「靖難之役」中的各種「放水」,表明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支持朱允炆削藩,只不過是迫于皇命難違。這也是朱棣繼位后,說李景隆有「默相事機之功」的原因。
靖難開始時,李景隆恐怕內心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算盤。他的聰明在于:既不站在朱允炆的立場,也不站在朱棣的立場,而是站在個人以及背后家族利益的立場,來考慮這場戰爭。同時,在戰爭過程中,他又給自己留下了「退路」,并在關鍵時刻及時正確「站隊」,最終取得了利益最大化。這樣的李景隆怎麼可能會是草包?
朱棣繼位登基后,對靖難功臣進行了封賞。而作為降將的李景隆不僅被朱棣加官晉爵,還把他奉為靖難首功之臣。每當朝廷有大事需要商議的時候,李景隆都是排在第一的位置,這也引起了其他靖難功臣的不滿。
明成祖朱棣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猶以班首主議,諸功臣咸不平。
朱棣的這種做法顯然是刻意針對李景隆。李景隆「靖難敵軍主帥」的這個身份,本身在永樂朝就引人忌諱,加上他又是降臣,更讓其他人輕視三分。偏偏朱棣還讓他站在「風口浪尖」,引起眾怒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被朱允炆第一個削藩的周王朱橚,更是不滿。原因無他,因為當時負責抓捕他的人正是李景隆。在周王的帶頭下,朝臣紛紛上梳彈劾李景隆。
朱允炆削藩
永樂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上疏揭發李景隆曾「至邸受賂」。刑部尚書鄭賜也彈劾李景隆「包藏禍心,蓄養亡命,謀為不軌」。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六科給事中張信等大臣再次彈劾李景隆,稱他與弟弟李增枝陰謀叛逆。
最后,隨著以禮部尚書李至剛為首的群臣聯合再次上梳彈劾下,朱棣將李景隆褫奪爵位,圈禁家中。而心灰意冷的李景隆絕食未果,最后于永樂末年郁郁而終。
李景隆
李景隆雖為皇親國戚,更是皇帝的臣子。然而在國家危難之際,皇帝用人之際,只顧自己和家族的私利,可謂不忠不義。李景隆這次可以背叛朱允炆,下次就能背叛朱棣,這樣「見風使舵」、「唯利是圖」之輩,朱棣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不殺已然是最大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