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之戰中,諸葛瞻真的是七萬士兵,還打不過鄧艾兩千士兵麼?
2022/05/14

綿竹之戰,算得上是蜀漢真正的亡國之戰了,因為在綿竹之戰失敗之后,鄧艾就帶領大軍直奔成都,促使劉禪開門投降。很多人對綿竹之戰耿耿于懷,甚至有人說,當時諸葛瞻帶領的是七萬大軍,居然還敗給鄧艾的兩千殘兵,實在不應該。

對于這種問題,我喜歡剝開表象看本質,當時諸葛瞻真的有七萬大軍麼,綿竹之戰為何會慘敗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在史料中明確記載了。

諸葛瞻真的有七萬大軍麼?

對于司馬昭滅蜀一戰,其實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當時曹魏方面主要出動了三路軍,分別是鄧艾帶領三萬人負責西線,主要目的是對付蜀漢姜維的軍隊;諸葛緒帶領三萬軍隊負責中線,主要目的是切斷姜維的后路,防止他逃跑;鐘會帶領十二萬大軍負責東線,兵分三路從斜谷、駱谷、子午谷分別向漢中進攻。

從曹魏軍隊的部署情況來看,我們會發現當時的姜維基本上是在劫難逃的,要不是后來姜維突襲成功,并且牽制住魏軍,估計蜀漢經此一戰就直接滅國了,好在姜維暫時牽制住了魏軍,才有了后來的事情。

眼看姜維難以迅速拿下,鄧艾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偷渡陰平,當時鄧艾帶領兩三千精銳就出發了,至于說偷渡陰平的過程,我就不說了,總之鄧艾靠著頑強的毅力偷渡成功,直逼江油,江油守將突然看到魏軍來襲,在不知所措中就投降了鄧艾,為鄧艾接下來的行動奠定基礎。

在輕而易舉拿下江油之后,鄧艾帶領精銳繼續往綿陽(涪城)方向而去,也就在這種關鍵時刻,劉禪任命諸葛瞻帶領大軍前往綿陽支援,那麼當時諸葛瞻手上究竟有多少兵馬呢?

根據后來劉禪投降時的降書情況來看,在魏軍攻擊蜀漢之際,蜀漢總軍隊人數在十一萬左右,可是當時固守漢中的軍隊有5萬左右,固守建平(防止東吳偷襲)的兵力有2萬左右,固守南中(防止蠻夷偷襲)的兵力有1萬左右,這樣一來,就有8萬軍隊不能調動了,換言之成都僅剩3萬軍隊。

那麼是不是說這三萬軍隊就全都給了諸葛瞻呢?很明顯并非如此,當時鄧艾突然偷渡陰平成功,劉禪根本就來不及調動軍隊,臨危受命諸葛瞻前往綿陽支援,根本就沒有真正的野戰部隊撥給諸葛瞻,反而是將衛戍部隊撥給諸葛瞻,讓其帶領著前往綿陽。

既然是衛戍部隊,那麼戰斗力自然是不及野戰軍的,這是缺陷之一,再加上衛戍部隊人數有限,所以別說七萬、三萬了,恐怕撐死也就幾千或者一萬,這就是諸葛瞻當時的真實兵力情況,和各種傳言中的數據明顯存在差距。

諸葛瞻為何會戰敗?

雖然說諸葛瞻的兵力沒有傳說中那麼夸張,但是從數量而言,他的兵力還是多于鄧艾的,要是考慮到諸葛瞻所帶士兵的綜合素質以及作戰水平的話,估計雙方當時的實力差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取得勝利,就需要拼一拼雙方將領的能力了。

很遺憾的是,諸葛瞻的能力遠遠不及鄧艾,而且諸葛瞻在交戰之前,還先后兩次猶豫不決,最終錯失戰機,這就更加促使綿竹之戰的失敗加劇了。諸葛瞻的第一次猶豫不決,是在前往綿陽之際,當時黃崇都建議諸葛瞻迅速支援綿陽,可是諸葛瞻卻想要等鄧艾和綿陽的漢軍交手,到實力受到挫傷之后,諸葛瞻再一舉滅掉鄧艾。

本身諸葛瞻這種想法還是不錯的,可惜最終綿陽并沒有堅持太久,鄧艾就取得勝利往綿竹方向而去了,此時諸葛瞻開始著急,帶領士兵阻擋鄧艾,雙方在綿竹相遇之后,諸葛瞻手下又有人建議諸葛瞻不要輕易出擊,應該借助綿竹的地理優勢耗死鄧艾,這個建議可以說還是很有遠見的。

不過諸葛瞻依舊猶豫不決,最終放棄這個建議,采取主動出擊,并且遭遇失敗,最終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諸葛瞻以及兒子諸葛尚都直接戰死在了綿竹,要是拋開一切因素,單純從諸葛瞻父子的精神來看,還是很值得表揚的。

正因為諸葛瞻在綿竹戰死,所以蜀漢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當鄧艾抵達成都之后,劉禪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就直接開門投降了,至此,蜀漢徹底滅亡,雖然后期姜維想要采用離間計重獲成都,奈何還是以失敗告終,不得不說蜀漢的命運真的早已決定了。

通過諸葛瞻和鄧艾的綿竹之戰,很多人都覺得諸葛瞻水平太差,甚至直接將蜀漢的滅亡以及綿竹之戰的失敗都怪罪在諸葛瞻身上,其實我們只要稍微結合歷史背景分析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綿竹之戰的失敗,可不僅僅怪諸葛瞻能力不行,更加重要的原因還是蜀漢已經接受了滅亡的命運。

當然了,我們不可否定諸葛瞻的軍事能力確實一般,在老奸巨猾的鄧艾面前,諸葛瞻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可你要是說綿竹之戰的失敗,所有罪責都在諸葛瞻,那就明顯錯怪諸葛瞻了。

我們都知道,在戰場上講究的是實力、士氣以及戰術,實力說白了就是雙方的士兵人數以及作戰能力,士氣則是指雙方戰士所處的一種心境,比如亢奮或者消沉;戰術自然無需多講,這就主要靠著雙方統帥的軍事水平以及戰略眼光了。

從這樣的因素來看,我們會發現,諸葛瞻在戰術方面確實不及鄧艾,可是在絕對的實力以及士氣面前,戰術很多時候也沒有多少用武之地的,比如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有的國家人才濟濟,可是在秦國絕對的實力面前,這一切都不值一提。

大多數時候,決定一場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還是實力以及士氣,實力是保證戰爭勝利的基礎,士氣則是促進戰士超常發揮的催化劑,我們來看看當時的諸葛瞻軍隊是否具備這些條件呢?

答案是很明顯的,從實力而言,諸葛瞻雖然士兵人數稍微比鄧艾多一些,可是諸葛瞻帶領的是衛戍部隊,平時根本就不參與戰爭,只是保護皇宮而已,這些軍隊和正規的禁軍以及野戰軍有很大的區別,不管是戰斗力還是戰斗經驗,都嚴重不足。

所以單純從雙方實力來看,諸葛瞻軍隊的實力是遠遠不及鄧艾的,要知道鄧艾的幾千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相當于當年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后人只知道當時李世民以三千精銳打敗竇建德十幾萬大軍,可是人們卻不知道,當時李世民的三千精銳都是重甲兵,所謂的重甲兵就是身穿重甲,裝備優良,在戰場上沖殺也不需要擔心對方會將自己殺死的勇士,靠著重甲的保護,重甲兵可謂是所向披靡,這種士兵就是特種兵中的特種兵,當年努爾哈赤靠著十幾套重甲裝備,就打得明軍措手不及,李世民擁有三甲重甲兵,可想而知戰斗力多麼恐怖。

同樣的道理,鄧艾的兩三千精銳,就是野戰軍中的特種兵,而諸葛瞻的幾千士兵,反而是一些沒有怎麼上過戰場的衛戍軍隊,這樣的實力差距多麼明顯,已經不需要多說了。

本身雙方實力差距就大,再加上當時蜀漢被魏軍打得失魂落魄,眼看國家就要滅亡了,所有士兵都沒有任何士氣可言,更沒有必要賣命了,這一點可以結合綿竹之戰的一些情況分析,就可以明白一二,當時諸葛瞻之所以要將戰士的雙腿埋在土中,就是為了防止戰士逃跑,在之前的戰爭中,戰士逃跑現象過于嚴重,諸葛瞻才會出此下策。

一邊是士氣低落、貪生怕死之流,另外一邊則是士氣高漲,想要建功立業的鄧艾精銳,可想而知這場戰爭的結果多麼明顯了,要是這場戰役能夠勝利,那麼也算是古代戰場上的一個奇跡了,可惜諸葛瞻僅僅是一個平凡的軍事統帥,而非韓信、李世民、李靖之流,所以這場戰爭的失敗,從現實情況而言,并不丟人。

結語

諸葛瞻雖然戰敗了,但是我們試想一下,要是蜀漢的士兵,都像諸葛瞻父子一樣愿意以身殉國,那麼綿竹之戰怎麼還會失敗呢?所以退一萬步講,諸葛瞻父子值得尊敬,反而輕易選擇投降的劉禪,讓人很是無語!

甄嬛傳:華妃疑惑不解,為何純兒飯后要吃2斤糕點,而甄嬛卻洞悉其中的奧秘
2023/09/06
還珠格格:為何晴兒更願意和小燕子相處?初見含香時,為何不去了解一下紫薇的自我介紹呢?
2023/09/06
「如懿傳:炩妃所生的璟妧,其身世之謎是否揭開?」
2023/09/06
《如懿傳》:宮女嫁太監,逆境中的愛情爭霸
2023/09/06
蕭皇后:因長得美麗,被六人輪番霸占六十年,48歲還在被人搶奪
2023/07/25
「禍水紅顏」中楊玉環為何是例外,生前無政治野心,死后怪談眾多
2023/07/25
長平之戰,秦軍為何能以弱勝強殲滅趙軍40萬?兵馬俑坑揭示真相
2023/07/25
袁崇煥死后,還有一人可替明朝抵擋后金軍,可惜最后被崇禎冤殺!
2023/07/25
​明代最囂張的外戚:一門兩侯爵,敢在皇宮奸污宮女,偷戴皇帝御冠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