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被騙了,坑了秦始皇的趙高其實不是一個太監?
2022/08/02

作為一個太監,趙高活出了自己的高度。如果要列一個史上十大最臭名昭著的太監排行榜,趙高做第一把交椅的機率無疑極高。

然而,最近幾年,史學界卻有了一種不同的聲音。反對聲并不是給趙高的罪行翻案,而是對他的身份產生了質疑——趙高原來并不是太監!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

異議的提出者叫李開元。他是一位歷史學者,主攻秦漢史,以一本學術著作《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而在史學界頗有名望。

其后,因為一本書名叫《秦謎》的通俗歷史著作受到羅輯思維節目的大力推薦,李開元教授開始在大眾市場享有盛名。不久,他又接連寫出《秦崩》、《楚亡》兩本通俗讀物,同樣受到市場熱烈追捧。

在《秦崩》這本敘述秦朝滅亡始末的著作中,李開元教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見解:趙高并不是宦官,只是東漢以后,趙高才被故意丑化為宦閹,這樣不實的成見一直持續一兩千年。

▲《楚漢傳奇》的閻樂

他的論據有兩點:

第一,趙高是有兒女的人。雖然由于資料的匱乏,我們很難知道他子女的具體情況,但留下來的史料已經說明趙高曾經與有一個女兒。她嫁給了閻樂,后者是趙高弒殺二世胡亥的最有力的幫手。

這是趙高不是閹人的明確證據。

第二,司馬遷從沒說過趙高是太監,不僅司馬遷沒有說過,東漢之前的所有史書也都沒有趙高是閹人的記載。后人之所以誤以為趙高是閹人,源自對《史記》文本的錯誤理解。

在《李斯列傳》中,李斯上書二世揭發趙高的過失,二世為了維護趙高,對此進行反駁:

「夫高,故宦人也,然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

這里,二世提到趙高的身份是「宦人」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

在《蒙恬列傳》中,趙高因為犯下重罪,被嬴政下令讓蒙毅依法處置。蒙毅不敢有所偏袒,于是依律判趙高死罪,并取消他的「宦籍」。在這里,司馬遷提到趙高有「宦籍」。

趙高既然是」宦人「,又有」宦籍「,那麼他被認為是閹人自然天經地義了。

然而,李開元教授卻根據出土材料指出,「宦」,本意就是在宮中內廷任職的意思,而宦人,指的就是任職于宮中的人。它是對王或皇帝的親近侍衛之臣的泛稱,并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用來特指在宮中工作的太監。

同時,宦籍,指的是用來記錄出入于宮門之人的登記手冊。秦漢時代,官吏出入宮門有登記名冊,稱為門籍。沒有門籍的,不準出入皇宮之中。

趙高是在宮中任職的宦人,他自然是有門籍的。

之前提到的趙高有罪除宦籍,僅僅是指削除他出入宮中的門籍而已。

所以,《史記》中描述趙高身份的「宦人」、「宦籍」,并不能用來論證他就是太監。

正是根據上述兩大論點,李開元教授得出結論:趙高并不是宦官。

李開元教授的這個結論雖然看似有些嘩眾,但并不取寵,他的觀點有理有據,經得起推敲。既然如此,趙高身份一事就可以這樣蓋棺定論了麼?

非也。陜師大的吳剛對李開元的質疑提出了二次質疑。

▲秦始皇

他的論證也有兩條:

第一,對于「宦」這個詞,李開元論證它僅僅指的是在宮中任職的意思,「宦人」、「宦者」并非特指閹人的專有名詞。

然而,司馬遷在講述嫪毐之亂時,提到事件的起因是,「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

」(《呂不韋列傳》)顯然,這里的「宦者」指的便是閹人。

此后,嫪毐起兵反叛,嬴政下令讓相國呂不韋、昌平君、昌文君率軍平定叛亂,雙方在咸陽交戰。《秦始皇本紀》簡要記述了嬴政一方平叛的經過,「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毐等敗走。」

這次滅亡嫪毐的行動中,只有 「宦者 」被專門提了出來,而對于其他有功的群體,只說「皆拜爵」。顯然,這里的 「宦者 」必然是特殊的一群人,給他們拜爵應屬于非常特殊的現象。

正因為這次拜爵是一個特例,所以史家才鄭重地將其記錄在案。

以此,我們可以推論:這里的宦者并不是泛指所有在宮中任職的人,而是應該特指宦官。

因為閹人身份低賤,平常基本沒有機會立功封爵,只有在這樣的戰斗中,他們才有可能參加并獲得戰功,從而被賜予爵位。這樣的事情幾乎從未發生過,是個特例,所以才會被專門記錄下來。

由上面兩條反例可以看出,李開元對于「宦」并非特指閹人的反駁有很大漏洞,很難成立。

▲李斯 《嶧山刻石》

第二,李斯死后,趙高被任命為秦帝國的丞相。在趙高之前,秦有左右丞相之分,李斯為左丞相,馮去疾為右丞相。然而,《李斯列傳》中提到,趙高具體的官職卻是「中丞相」。

縱觀歷史,「中丞相」獨此一家,別無分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葩的官位名稱?

奧妙之處或許就在一個「中」字。在古代,官名中有一個中字,往往代表此人任職于皇宮之內,侍從在皇帝身邊。所以,在丞相前面加了一個中,代表的應該是趙高的身份,因為是宦官做了丞相,所以稱之為中丞相。

根據上述兩點論述,吳剛認為,李開元對趙高宦官身份的質疑,恐難成立。

▲12秦時期全圖

兩種觀點,截然相反,到底誰對誰錯?

李開元認為趙高不是宦官,他的證據有兩點,一是趙高有女兒,二是秦漢時期,宦的本意是在宮中當差,我們不能以史記中二世稱呼趙高為「宦人」

,便斷定他是閹人。

吳剛則注意到了《史記》對「宦者」一詞的兩處使用,一次是對嫪毐「宦者」的稱呼,一次是打賞平定嫪毐之亂的功臣時對「宦者」一類人的刻意強調。這兩次的「宦者」顯然指的都是宦官。

由此,不僅推翻了李開元兩條證據中的第二條,而且還有力地坐實了趙高的宦官身份。

然而,對于第一條,即趙高擁有子女這一最重要的材料,吳剛卻沒有充分的反面證據。

所以,到底誰對誰錯?或者這個問題暫時無解?

▲秦朝統一貨幣

在重讀《史記·蒙恬列傳》時,我發現了一個有些可疑的資料,這個資料我在上面也提到過,即趙高曾犯重罪并被蒙毅依律判處死罪一事。

趙高是如何免除一死的呢?《蒙恬列傳》中寫道:

「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簡單翻譯便是,皇帝因為趙高做事積極勤快,所以赦免了他,恢復了他的官爵。

表面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天下都是皇帝的,他根據個人喜好,隨便赦免個把人,很正常啊。但眾所周知,自商鞅變法以后,秦國有兩大戰略方針,一是耕戰立國,二便是以法治國,秦法之嚴苛聞名于世。

統一六國后,嬴政更是將秦國原有的治國理念推而廣之,《秦始皇本紀》對此這樣論述,「剛毅戾深,事皆決于法,刻削毋仁恩和義。」

因此,對于深信嚴刑峻法治國理念的秦始皇來說,他會因為對趙高有所偏愛就赦免了對方的死罪嗎?可能性非常低。

▲《神話》張世飾演趙高

那麼,趙高怎麼死里逃生的呢?

兩個字:宮刑。眾所周知,司馬遷因為替李陵進言觸怒漢武帝而被判處死刑,他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只得自宮以免除一死,從此以宦官的身份渡過了余生。

由此我們知道,在漢代,犯了死罪,可以用宮刑的方式來代替。

而漢承秦制,這條法規很有可能并不是漢人獨創,而是繼承自秦帝國的制度。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趙高被判處死罪時,他便采用了同樣的手段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事件至此真相大白。

趙高原本是個正常人,也娶妻生子,歷史上留有痕跡的是一個女兒,她后來嫁給了閻樂。趙高因為精通律法,被秦始皇拜為中車府令。

隨后,他因為犯有重罪,依律當處死刑。精通刑法的趙高知道宮刑可以抵罪,為了茍活于世,他甘愿自宮抵罪,就這樣成了一個太監。

既以抵罪,愛才的秦始皇因為欣賞他的才能,便將他官復原職留在身邊。但嬴政萬萬沒有想到,這一舉動卻給帝國埋下了一顆足以摧毀自己千秋功業的定時炸彈。

甄嬛傳:華妃疑惑不解,為何純兒飯后要吃2斤糕點,而甄嬛卻洞悉其中的奧秘
2023/09/06
還珠格格:為何晴兒更願意和小燕子相處?初見含香時,為何不去了解一下紫薇的自我介紹呢?
2023/09/06
「如懿傳:炩妃所生的璟妧,其身世之謎是否揭開?」
2023/09/06
《如懿傳》:宮女嫁太監,逆境中的愛情爭霸
2023/09/06
蕭皇后:因長得美麗,被六人輪番霸占六十年,48歲還在被人搶奪
2023/07/25
「禍水紅顏」中楊玉環為何是例外,生前無政治野心,死后怪談眾多
2023/07/25
長平之戰,秦軍為何能以弱勝強殲滅趙軍40萬?兵馬俑坑揭示真相
2023/07/25
袁崇煥死后,還有一人可替明朝抵擋后金軍,可惜最后被崇禎冤殺!
2023/07/25
​明代最囂張的外戚:一門兩侯爵,敢在皇宮奸污宮女,偷戴皇帝御冠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