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可時勢也能造富豪。
清朝末年,戰火連天,百姓們連飯都吃不上,就更不用提錢了。可有這麼一個人,在晚清的時候,個人財富超過大清全年稅收的一半,連外國人都會找他借錢,可謂是富可敵國。
這個從戰亂中走出來的超級大富豪名叫伍秉鑒,他也是清朝最后一個世界首富。
2001年,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里面統計了全球中世紀以來最富有的人,中國入選了5個人,而伍秉鑒就是其中一位。
伍秉鑒
伍秉鑒,也叫伍敦元,出生于1769年的廣州,是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
自17世紀,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后,全國上下只留下了廣州一個地方,作為通商口岸。
伍秉鑒從小耳濡目染,對經營生意,十分有天賦。長大以后,伍秉鑒不僅接管了自家的生意,還將目光放在了對外貿易之上。那時候的清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商人每年向朝廷上交一定的銀子,就可以作為官商與外國進行交易。
伍秉鑒知道這是個上好的機會,自他管理家族企業之后,每年都會花費很多錢財來打點官員,官員們收了他的好處,自然有好的生意都會交給伍家。
在伍秉鑒的帶領下,沒過多久,伍家就成為了十三行的總商。伍秉鑒除了擁有數以千計的白銀珠寶,在國內大肆收購田地房產以外,還到美國投資了鐵路和證券,賺的盆滿缽滿。
伍秉鑒豪爽耿直的性格,讓他在國內外都很吃得開,他一手建立的怡和行,一度成為最大的跨國集團。
要不怎麼說伍秉鑒是天生的生意人呢,在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國外有什麼的時候,伍秉鑒已經將生意拓展到海外去了。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道光年間,伍秉鑒的私人資產就已經達到了兩千六百萬銀元了。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當時的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在四千萬銀元左右,伍秉鑒的資產已經超過了政府稅收的一半了。
伍秉鑒不僅生財有道,眼光還非常深遠。據說,當時有一個美國人與他做生意,不僅沒賺錢,還連本帶利全賠掉了,光是欠伍家的銀子,就足足有7萬多兩。
美國人很難過,甚至因為沒有錢,連回家的票都買不上。伍秉鑒在知道這個消息后,竟然當著美國人的面將借據撕毀了。
他告訴美國人,他們是生意朋友,朋友落難自當幫襯一手,等美國人東山再起后,再把錢還給他。
美國人聽到之后十分感動,回國后到處宣揚伍秉鑒的善舉,伍秉鑒在海外聲名鵲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找他做生意和借錢。
甚至東印度公司,在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時候,也向伍秉鑒借過錢,那時候的伍秉鑒,成為了洋人公司最大的債權人。
可若是伍秉鑒的生意之路,真的這麼一帆風順下去,后世人也不會對他唏噓不止了。由于與西方各國接觸過密,清政府的算盤,早就打在了伍家身上了。
盡管伍秉鑒一直以茶葉,絲綢,瓷器等正規行業作為賺錢的方式,并沒有涉及到鴉片生意,但因為和西方往來太密切,清政府還是對伍秉鑒,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審判。
伍秉鑒知道,政府只是以鴉片為由,在向他施壓。清代末期政府無能,面對列強的炮火,只能以割地賠款來尋求一時安寧。
那時候戰火連天,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國庫里哪里還能有這麼多銀子來賠呢?所以清政府只能從這些富商身上薅羊毛了。
伍秉鑒沒有辦法,只能花費巨款,捐了一個三品頂戴的官位,以解燃眉之急。可嘗到好處的清政府,不可能就此罷休,多次要求伍秉鑒交出巨額錢財來,替國消災。
1841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廣州和約》,其中要求清政府需提供600萬元的賠款,而伍秉鑒一個人就給出了110萬元。
在不久以后簽訂的《南京條約》里,伍秉鑒再次上交了100萬元的賠款,面對清政府無休無止的索取和國內外糟糕的政治社會環境,伍秉鑒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1843年,74歲的伍秉鑒,在郁郁寡歡中因病去世,他死之后,伍家也走上了沒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