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按干支紀年法,是一個甲戌年。
這是動蕩不安的一年,這也是風云變化的一年。
大清王朝的君王,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命,也已經走到了盡頭。
同治皇帝駕崩的時候,只有十九歲,正因為年紀輕輕,所以并未留下一兒半女。
更加糟糕的是,同治皇帝同樣也是先帝咸豐的獨苗兒,所以同治一死,咸豐老皇帝也就算是絕戶了。
皇帝沒有子女,也沒有兄弟姐妹,所以誰來繼承皇位就成了個大問題。
大家選來選去,最后選中了醇親王奕譞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湉,即后來的光緒皇帝。
從身份上來講,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兒子,咸豐皇帝的弟弟,同治皇帝的叔叔,那麼他的兒子光緒自然也是根正苗紅的大清皇室。
(醇親王奕譞)
而從光緒本身出發,他當皇帝,大家也是沒什麼意見的。
雖然大清皇族中的宗室子弟有很多,光緒不是唯一的選擇,也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他具有一個十分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此時的他,是一個小朋友,只有五歲。
而這對于在紫禁城中大權獨攬的慈禧太后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五歲的孩子主少國疑,當了皇帝之后,無法獨自管理國家,那麼我慈禧對朝政的控制還不是手拿把捏?
于是,光緒在慈禧太后的鼎力擁戴之下,成為了大清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小光緒成為了這片土地的新主人,早朝十分,他被人放在和自己的身形極不匹配的龍椅之上,看百官俯首,山呼萬歲,哇的一聲就嚇哭了。
在我們的想象里,當皇帝一定是一件極好的事兒。
鐘鳴鼎食,雍容華貴,身為天下之主,萬民臣服,掌握絕對權力,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從傳統意義上來看的話,的確如此,但這和小光緒卻沒有什麼關系。
五歲的光緒皇帝別說掌握權力,自己上炕都費勁,所以他時刻需要人服侍,來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慈禧在名義上是光緒皇帝的母親,有照顧兒子的職責,但這位太后每天不是忙著聽曲兒就是看戲,根本沒有時間搭理光緒,于是照顧皇帝的重擔,就落到了太監朋友們的身上。
平日里照顧光緒皇帝的太監,大概有四五十人。
這幫太監們可算是缺了大德了,對伺候皇帝這件事兒絲毫不放在心上。
太監朋友們貫徹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要光緒沒死,那就啥事兒也沒有。
(少年光緒)
小光緒不愛吃飯,太監們怕皇帝挨餓,每每強迫皇帝暴飲暴食,一頓三五個饅頭的往光緒的嘴里塞,結果光緒每次吃完飯,都嘔吐不止,由此落下了十分嚴重的胃疾。
太監們怕光緒受風著涼,于是給皇帝縫制了一件厚厚的棉襖,無論冬夏,總是套在光緒的身上。
冬日里寒風瑟瑟,穿棉襖還算合適,但到了夏日炎炎的時節,太監們仍然不許皇帝換衣服,照舊是一身棉襖,這使得小光緒每每捂出一身痱子,并且時常因為中暑而導致昏厥。
而光緒皇帝的童年時代,基本上就是在這幫太監近乎于虐待的照顧下長大的。
而到了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左右,這種苦難的日子終于得以結束了。
這一年,光緒皇帝十八歲,已經到了親政的年紀。
帝王十八親政,臨御天下,而此前一直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則十分配合,規規矩矩地離開了皇宮,搬到頤和園去過退休生活了。
慈禧太后看似交出了權力,但光緒皇帝卻感覺到,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
朝廷里的要員們,無論是六部長官,還是軍機大臣,都是慈禧的心腹,而大臣們無論是匯報消息,還是商議國事,總是繞開自己,紛紛往頤和園找慈禧報告。
很明顯,這是完全沒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所以年輕的光緒皇帝明白,自己雖然已經親政,但離真正的掌握權力,還有很長一段路。
并且,光緒皇帝似乎對權力并不熱衷,他真正關心的,是如何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現狀。
從1840年以來,清王朝就似乎陷入到了一種無法脫身的困局之中。
內部民生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頻繁,外部列強洋槍火炮,紛紛趁此機會瓜分中國。
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不僅無法徹底解決內憂,反而還在攘外的問題上頻頻失利。
(列強入侵)
而慈禧對這個世界的變化了解甚少,她寧愿花時間去多聽一場大戲,也不愿意思考一下清王朝此時正面臨著什麼樣的危局,但光緒卻絕非這樣的庸常之輩。
(慈禧太后)
這位帝王向往改革,向往變法,向往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搖搖欲墜的現狀。
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中俄密約,巨野教案。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深深地刺痛著光緒皇帝的內心。
而在這種巨大的屈辱感之下,皇帝痛定思痛,終于決定效仿西方國家,改革維新,發動變法,由此逆轉危局。
光緒領導的改革,在史學上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戊戌變法」。
皇帝提倡學習西方文明,改革法制,發展文化,改組政體,徹底改變士,農,工,商各個行業和階層在清王朝的現狀。
皇帝要變法的心,是堅決的。
朝廷里的大學士孫家鼐曾經規勸過皇帝,倘若變法,那麼封建帝制的時代就會改變,社會模式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掌握權力的,就是天下百姓,你反而會失去皇權,跌落神壇。
沒想到,光緒皇帝聽罷面色不改,只是平靜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吾欲救中國耳,若能救國,則朕雖無權何礙?」
我想要拯救中國的命運,若能救國,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哪怕我失去權力,又有什麼妨礙呢?
直到此刻,我們才明白,眼前這個文弱的年輕人,他的身份不僅僅是大清帝王,他更是一個深沉的愛國主義者。
但很可惜,戊戌變法在慈禧太后等守舊派的阻擋下,只施行了一百零三天就宣告破產。
變法派人士被屠||戮||殆盡。
(譚嗣同)
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個在屠刀之下英勇就義的變法派人士,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是什麼樣的心胸,什麼樣的氣魄,又是什麼樣的決絕和勇氣,讓譚嗣同留下了這樣的絕句?
歷史,終將會告訴我們答案。
明知不會成功,明知道一定會面臨死亡,但依然慷慨前行。
這樣的行為,在如今的評論家眼里,有很多種描述的方法。
例如自尋死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尤其是在當時,譚嗣同以及變法派們英勇就義的行為,在很多人眼里,是違反常理和邏輯的。
有命不要,專門去尋死?這不是有病麼?
但這里是中國。
中國有古老的哲學。
而在哲學體系里,這種行為則有著一個非常恰當的名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我堅信,這正是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才能擁有的魂魄。
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做出最為公平的評論。
譚嗣同,歷史不會忘記你為變法改革的付出,歷史更會銘記你為探索中國的前進道路,而灑下的鮮血!
變法失敗之后,皇帝和慈禧撕破了臉,他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中南海的瀛臺,從一個帝國傀儡變成了階下之囚。
(瀛臺老照片)
后來,光緒也曾通過自己的努力,重返政治舞臺,回到紫禁城上朝聽政,但此時,他已經形如傀儡,再沒有當年的雄心壯志了。
有心ㄕㄚ賊,無力回天,這不僅僅是當年英勇就義的「戊戌六君子」的豪邁和遺憾,更是光緒皇帝,一生的寫照。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光緒皇帝病故,時年三十八歲。
而僅僅過了一天,那個控制,擺布,桎梏了自己一生的慈禧太后,也薨逝了。
前者離后者的死亡,居然不到二十四個小時。
可憐帝王滿腔壯志,卻終生難以抒發。
生如夏花絢爛,死如冬雪般寂靜,人生如此,多少遺憾?
這是短短的一天,這也是光緒皇帝,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