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8日訊)中國是繼新加坡后,柔佛第二大「貿易伙伴」,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柔佛與中國的貿易總額為514億3000萬令吉。
掌管柔州投資、商貿與消費人事務的行政議員昨日出席在舉行的「」倡議十周年研討會及圓桌會議,主辦單位是東南亞社科研究中心(SEARCH)和區域策略研究所(CROSS)。
他強調,柔佛一直以來與中國保持著牢固而持久的關系,中國也是柔佛可靠的貿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資領域貢獻國。
他指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柔佛與中國的貿易總額為514億3000萬令吉,使中國成為新加坡之后,柔佛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即從中國的進口總額為375.6億令吉,對中國的出口總額為138.7億令吉。
「當然,在全國范圍來說,中國已經連續14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國。」
李廷漢說,自「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中國的投資也源源不斷地涌入柔佛州。
他指出,這不僅僅是傳統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例如碧桂園金海灣和森林城市,其他例子包括:
★浙江的JStar Motion投資 3 億令吉建設智能控制器和配件制造設施
★上海富樂華集團投資 5.2 億令吉的半導體先進材料制造設施
★蘇州的歐圣集團投資20億令吉設立空壓機及家用設施生產廠和研發中心
★字節跳動和秦淮數據也在柔佛州設立了耗資數十億令吉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他更透露,前天參觀了位于古來的岱銀集團,該公司來自山東,是自一帶一路倡議推出後來到柔佛州的先驅之一,至今已投資了約2億美元,提供近1000個就業機會。
該公司也計劃于近期進一步投資2億美元,將其紡織相關產品制造工廠擴大一倍,預計為柔佛州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李廷漢說,這些外國直接投資意味著對本地區的重大財政承諾,促進柔佛州的經濟增長和活力,并提高州內的整體競爭及生活水平。
「這些項目也促進馬中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他認為,如果規劃及執行得當,可以利用柔佛州和新加坡的優勢,以及「一帶一路」倡議覆蓋的更廣泛地區的特點,推動本地區成為「一帶一路」的重心,體現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原則。
他更提醒,我國首相宣布在森林城市宣布建立金融特區的計劃,中央和州政府正致力于草擬金融特區相關事宜,并正在與碧桂園、顧問公司以及所有利益相關者合作,以使該計劃取得成功。
「正如大臣拿督翁哈菲茲所宣布的,我們正在考慮的一些想法包括擬議從馬新第二通道到森林城市的直通高速,特別稅收和獎勵措施。」
他呼吁所有利益相關者一起合作,實現擬議中的經濟特區和金融特區的巨大潛力,同時為柔中雙邊關系的成功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出席活動的有公正黨武吉峇都州議員張善深、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林世光、SEARCH首席執行官梁志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