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薛仁貴》中,薛仁貴因平定邊疆高句麗,而被封為了「一字并肩王」,享盡富貴榮華,甚至可與皇帝比肩。
我們都知道有,一字封號的王爺,也有兩個字封號的,那這「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才能夠跟帝王相匹敵?
歷史記載資料當中,都未曾記錄有關「一字并肩王」的相關資料,在影視劇《薛仁貴》中含有杜撰的成分,因此并不能作為依據,證明「一字并肩王」的權利,堪比皇帝。
但我們能從中獲取到的重點,就在「王」字與「并肩」上,我們知道「王」代表的是爵位,而「并肩」則是能與之相抗衡的意思。
首先,可從爵位的象征來分析。眾所周知,古代的統治階級制度,是自上而下,由一人領導下面的人,管理治理一個國家,而最高掌權者便是皇帝,緊隨其后的便是,各諸侯王爵。
從時間上來看,遠在周朝時期,就推行分封制,將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位,根據功績、地位的不同,來進行細微的劃分,分給他們相應的土地,以及獎賞。
但在當時「王」指的是最高統治者,就如同后來的皇帝。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戰火連綿,發生了數以萬計的戰爭,而諸侯的強大,造成的后果就是王權的衰敗,因此諸侯便紛紛稱王,直到秦朝時期有了改變。
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統六國后,將自己稱為「始皇帝」。至此,「皇帝」便成為了中國數千年來,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號,而之前的「王」
就被替換下來。秦始皇,將從前在諸侯手里的權利,都拿回到自己手中,在秦朝實行中央集權制制度,而且秦朝的爵位制度,也與西周時期不一樣。
秦朝爵位分為二十等爵,根據軍功的大小,進行冊封劃分,最高的便是二十徹侯,而不是封為「王」。
秦朝滅亡后,漢高祖劉邦建立起漢朝,在意識到被封為「齊王」的韓信,有功高蓋主之嫌后,便將其消滅。
劉邦自韓信后,便開始鏟除大部分的異姓王,從此「王」便成為了皇室成員,才能擁有的稱號。
并且「一字王」
和「二字王」封號有著明顯的區別,「一字」要比「二字」地位更為尊貴,比如「秦、楚、晉、齊」這四個單字,一般只有皇帝嫡出重視的兒子,才能被賜予這幾個稱號。而稍微比「一字王」低一些的「二字王」,就有以地名為稱號的「長沙王」、「中山王」等。
其實簡單來講就是「一字王」類似于親王,而「二字王」如同郡王,身份地位與等級不同。
到了由少數民族滿族統治的清朝,王爵的稱呼上,便有了明顯的變化。在清朝,就會直接用封號加上親王,或者郡王構成,比如「一字王」和親王、睿親王等 ,「二字王」多羅郡王、克勤郡王等。
清朝還有攝政王職位,只專門為輔佐年幼皇帝應運而生的爵位,能代表皇帝行使一些職權,但也不能夠算作「一字并肩王」。
「一字并肩王」,雖然在史料中未曾有過記載,但不難推測出,其含義其實就是「一字王」,類比親王是除皇帝以外,最尊貴的爵位。
而「并肩」,其實就是說「一字并肩王」,擁有與皇帝比肩的地位。
但現實之中,會有皇帝讓臣子與自己的地位并肩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畢竟一山不容二虎,皇帝自然不會將手中的皇權分割給其他人,萬一此人謀反,掌握了過多的權利,皇帝反而不好辦了。
比如清朝時期,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其權力甚至凌駕在領導者洪秀全之上,頗有「一字并肩王」的作風。
洪秀全實在難以忍受,便召集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將楊秀清給誅殺。但這次誅殺引起了眾怒,洪秀全為平息怒火,便將韋昌輝給處死了。
后來,洪秀全又怕因楊秀清、韋昌輝已死,而石達開獨大。洪秀全便將其親兄弟們封為王,來稀釋石達開的權利。
顯然,作為一國之主的最高統治者,他們都不會輕易封臣子為「一字并肩王」,臣子若是功高蓋主,必然會引起君主的忌憚,而不知收斂愈發囂張之人,便會遭到帝王的忌憚,最終落得悲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