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帝 陳霸先)
太平二年,公元557年。
這一年,南北朝時期的南朝,迎來了自己的最后一個政權,南陳。
陳武帝陳霸先一生拼搏,在南朝支離破碎之際重整旗鼓,靠著他遠見的卓識和驚人的戰斗力盤活了整個江南,并且在南梁的基礎上建立了南陳。
一生戎馬,建立偉業,他成了南朝最后的希望。
但可惜的是,這位皇帝的王運之氣不太好,有命掙錢,沒命享受,只短短地在皇帝的位子上干了兩年就領了便當。
鑒于皇帝英年早逝,人們很容易把陳霸先和另外一位過早離開世間的皇帝相比較,這位皇帝就是劉宋的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
按作者來看,劉裕善戰,極大地開拓了南方的疆土,的確不失為一代明主,陳霸先一生征戰,地盤雖然沒有劉裕多,但他當時所面臨的亂局,卻是劉裕所不能比擬的。
劉裕的軍功更大,而陳霸先的起點更難。
兩人同為英主,一時間竟然難分伯仲。
(宋武帝 劉裕)
永定三年,公元559年,陳武帝龍馭上賓,大行而去,早早領了便當。
老皇帝一死,按理說皇位應該傳給太子陳昌。
但問題在于,太子此時并不在宮中,而是在隔壁北周做人質。
老規矩,文章寫到這里,先給朋友們科普一下故事背景。
南北朝分南北,我們可以把南北想象成兩間公寓,這兩間公寓里曾經有很多住客,他們依次入住,但又紛紛離開,南邊的公寓住過送宋齊梁,現在輪到陳朝入住,北邊的公寓住過的人更多一點,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現在輪到北周入住。
南邊的公寓想要兼并北邊的公寓,北邊的公寓也想要收購南邊的公寓。
論綜合實力來講的話,南陳要弱于北周,所以為了向北周示好,老皇帝親自把自己的兒子,即太子陳昌送到了北周。
你看,我們南陳多厚道啊,我兒子都在你們那兒壓著,所以我們絕無想要打仗的意思,只想消停得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現在老皇帝死了,太子扣在北周一時半會兒回不來,這可怎麼辦呢?
有讀者朋友們可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等陳昌回來不就行了麼?
(太子 陳昌)
等,這的確是個辦法,但卻不是一個好辦法。
一天也是等,十天也是等,半個月也是等,一個月還是等。
萬一大家等到花兒都謝了,陳昌還不回來,那可怎麼辦?
南陳雖小,但畢竟是個國家,地方上的事務源源不斷,中央大臣們寫折子一封又一封,沒有皇帝,實在是有點玩不轉。
皇后和大臣一商量,咱也別等著陳昌了,就地在南陳皇室里選人吧!
于是,身為陳武帝陳霸先侄子的陳蒨,被選中了。
南陳皇室中,年輕有為的子弟有很多,什麼外甥啊,侄子啊,一抓一大把,但大家卻都十分心照不宣地選擇了陳蒨。
至于為什麼選擇了陳蒨,不好意思,史書沒有記載。
史書雖然沒有記載陳蒨被選中的原因,但史書卻記載了陳蒨并不愿意當皇帝,拒絕了大家好幾次的故事。
推辭是必須的,總要有這個流程。
你多想當皇帝,那麼你在真正成為皇帝之前,就要表現出你多麼不想當皇帝。
大臣們一看陳蒨不想當皇帝,那是相當不樂意。
有的捶胸頓足,有的淚灑朝堂,更有甚者,以頭撞柱,表示如果你不即位登基,我就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上。
(陳文帝 陳蒨)
陳蒨一看差不多了,戲演到這里也該收場了,于是勉為其難(歡天喜地)的登基了。
陳文帝陳蒨登基的時候,南陳的情況其實并不是很樂觀。
國內,湘州有王琳,東陽有留異,建安有陳寶應,臨川有周迪,各路群雄如狼似虎,割據地盤,根本不服中央政權的統轄和管理。
境內已然是如此,北方又有北周和北齊兩大政權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想要破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政績平平,能力平平,一生碌碌無為,十分平庸。
但我想,有些皇帝并非自甘如此,而是時代使然。
面對復雜的,艱難的時局,皇帝想要建功立業的難度堪比登天,所以就算皇帝有心圖治,恐怕也很難辦到。
時代使然,就像國足踢世界杯,你去你也進不了球。
但陳蒨,是個例外。
陳蒨的謚號為「文」,但他本人卻絕非是個斯文人,登基之后對著這幫地方官員們就是一頓打,很快平定了境內的不安勢力,至此,長江以南基本統一。
北齊和北周,在陳蒨看來,并不用自己出手,因為他們最大的敵人,正是彼時。
(北周)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孫劉聯盟,只要時間夠長,一定不攻自破。
事實證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再艱難的時局,只要努力,就能發生改變。
除了打仗,皇帝本人在德行上還十分可圈可點。
皇帝深知百姓疾苦,素來節約,并且以身作則。
不怕皇帝沒文化,就怕節約又持家。
這實在是不容易。
南朝一共有四個政權,劉宋政權的皇帝性格上都十分暴虐,喜歡殘害親族,屠戮百姓。
蕭齊政權的皇帝們大都比較變態,有一些難以啟齒,乃至不堪入目的小愛好。
蕭梁的皇帝們嚴重偏科,不愛治國愛享樂,不愛籌謀愛文藝。
南朝實在是太缺明君了,尤其是那種如沐春風型的帝王。
而陳文帝陳蒨,完美地補足了這個遺憾。
皇帝勤政愛民,勤儉節約,是南朝歷代皇帝中十分難得一見的賢明之君。
當然了,只要提起陳文帝,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那就是韓子高。
(韓子高)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容貌美麗,雖然是男子,但有女相。
陳蒨還沒當皇帝的時候,只不過是在人群中看了韓子高一眼,就再也沒能忘記他的容顏。
陳蒨找到韓子高,表示小伙子你長得不錯,愿意跟著我混嗎?
韓子高當時是個流民,正愁無處可去,于是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韓子高同志生性溫良,服侍陳蒨十分盡心盡力,至于怎麼服侍,作者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應該知道。
但具作者猜測,應該就是正兒八經的君臣之禮節。
陳蒨決非一個荒誕無道之人,而韓子高也并不是一個諂媚的奴才。
這對君臣在悠悠歲月里相識,相知,堪稱南北朝的一對著名cp。
很多歷史愛好者一提起陳文帝和韓子高,張嘴就是皇帝豢養男寵,行淫樂之事,我認為這種論調實在是不太合適。
在作者看來,皇帝只不過是一個懂得愛惜人才,體恤良人的帝王,而韓子高則是一個忠心不二的臣子,乃至于后來韓子高還曾經帶兵出征,在皇帝的提攜之下成為了一名武將。
良君良臣而已,哪兒有那麼多的風花雪月?
(馮夢龍)
我甚至讀過很多根據陳文帝和韓子高的故事而改編的小說,比如明朝馮夢龍的《情史》,王驥德的《男王后》等。
這些通俗小說借題發揮,上來就是一頓胡編亂造,極盡[色.情]露骨之能事,實在是不太應該。
歷史可以戲說,但不能胡說,歷史可以有趣,但必須得到尊重。
天康元年,公元566年。
年號中有一個「康」字,但陳文帝陳蒨的身體狀況卻并不健康。
常年的辛勞工作已經壓垮了這位帝王的身體,現在皇帝垂暮,即將告別這人世間。
臨死之前,陳文帝留下了這樣一封詔書:
我如今患病,已經無藥可醫治,人各有命,上天注定,回首我這一生,我并沒有什麼可后悔的。
我只是感嘆,帝王之業實在艱難,南北朝連年戰爭,百姓遭難,而我剛剛使國家安定,卻無法創造盛世,就要飲恨九泉之下,實在是遺憾啊。
這,真是一個帝王的肺腑之言啊。
(南陳)
悠悠南北朝,已經太久沒有出現過一個全國性的統一政權了。
而現在,無論是南方的南陳,還是北方的北周,都有可能成為角逐天下的最后勝利者。
誰能勝利,誰就能名垂千古,造就帝王不世之神話。
江山已是如此,如何能不讓人留戀?
陳文帝太留戀了,但留戀也沒有辦法,他終將謝幕。
這位皇帝死得可惜,死的眷念,但他不愧為一代明君。
歷史之所以有趣,是因為它會誕生無數的變數,造就無數的傳奇,讓每一個人都有在這大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機會。
但歷史在有趣之中,又摻雜了無情之處。
它雖然允許每個人在這方天地之下盡情的表演,可它給予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無論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時間一到,只能離場。
歷史不停更新,且讓我們期待,南陳和北周,最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