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到現在,邊境問題從來都不曾消失,軍事知識中更是將其作為一個概念來稱呼。
對于華夏民族而言,任何邊境主權上的問題都沒有商量的余地,中原王朝的百姓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從根本上去看,各國無非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進而不斷攻伐與兼并,設關守卡、修筑城堡、加大邊境管理等措施隨之產生。
亂世造就英雄,許多將軍正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比如霍去病。
17歲封侯,19歲捷報頻傳,21歲征戰漠北,很難想象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他的人生也足以被當成一部傳奇教育史。
戰功從來都不是那樣刻意,許多延伸到現在的東西正是最真實的寫照。
據相關歷史記載,霍去病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拿下了四個城市并為其取名。滿以為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更迭消逝,不曾想沿用到了今天。
《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夏朝滅亡后,這些逃兵后裔與其他北方民族不斷融合,形成了匈奴部落。對于中原地區的百姓來講,匈奴和自己相隔十萬八千里,一個在大草原一個在平地,可謂井水不犯河水。
和平終究短暫,果蔬食物匱乏讓匈奴部落變得不安分起來,時不時地派兵騷擾邊境、掠奪資源,令在任中原統治者十分頭疼。
漢武帝即位后,開始向匈奴發起了反擊,霍去病正是率兵者,人稱「
車騎將軍」。相傳在一次戰爭中,霍去病領著一支僅800人的騎兵部隊,斬殺匈奴無數,拿下首級向漢武帝朝見。你以為這就是他的能力上限?遠遠不止。
除了常規首級外,霍去病還活捉了單于的祖父和叔父。本以為這樣會為大漢換來和平,沒想到匈奴更加瘋狂,集結部落士兵又一次發起了反擊。
霍去病見狀沒有絲毫慌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敵方陣營,將匈奴王作為俘虜帶回了大漢。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雙方勢力交錯了幾十年,就這樣被霍去病打通。奈何天妒英才,霍去病的軍事生涯并沒有很長久,在征戰的第八年不幸離世,但他所立下的軍功到現在都被人們敬仰憧憬。
縱觀整個歷史的發展,霍去病有著很高的軍事威望。
至于如何體現他的個人功績,甘肅四座城市的名字便是最好的證明。首先就是酒泉,這個城市文化積淀豐厚,為古代絲綢之路入關后的第一重鎮。
奉中原統治者之命,霍去病來此地打通河西走廊,當時這個地方還沒有名字。為了鼓舞將軍們的士氣,霍去病將漢武帝賞賜給自己的一壺美酒分飲。
士兵眾多,美酒就一壺,霍去病便將御賜美酒倒進泉水中,酒泉一詞也因此得名。
第二個城市為武威,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霍去病攻占此地后,將弘揚漢威作為首要前提。既然為交匯之地,文化的碰撞必然少不了一些懸崖勒馬之人,「武威」之名就此誕生。
在大多數人看來,此名產生于特定時代,有著特殊含義,或許會隨著發展慢慢流逝,殊不知保留到了今天。
細節體現大局,這正是后人對霍去病功勞的銘記。
第三個城市為敦煌,想必很多人都曾前往過此地旅游,最為著名的就是莫高窟。
「敦,大也;煌,盛也」,霍去病行軍打仗至此,對這里的文化由衷敬佩。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城池,霍去病給予了很強的厚望,取名「敦煌」愿其永遠龐大繁華。
第四個城市為張掖,地理位置尤為獨特。
諸位需要明白一點,霍去病最初的任務并不是抗擊匈奴,而是打通河西走廊。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作為整個西域的咽喉要道,霍去病深知它的重要性,以此取名「張掖」。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如今再聊這些意義又在哪?
四座城池四個名字,無論時代再怎麼發展,當你到了這四個地方的時候,心中必然會去緬懷這段歷史,這正是霍去病留給后人的反思。
文章結尾時送給諸位一句話:功勞絕不是隨意而生,人生更不是隨意而行。
如果你不肯付出一時的努力去博取成功,那麼你可能就要用一生的耐心去忍受失敗,為何要讓自己成為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