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中後期,諸皇子年富力強,為爭奪皇位互不相讓,釀成「九子奪嫡」的局面。
康熙帝自詡雄才大略,面對皇子間的相互傾軋,卻頭疼不已。在太子胤礽二度被廢之後,康熙曾一度陷入立儲困境。
這時,經李光地推薦,康熙從大牢中釋放了一名||囚||犯||。最為奇特的是,這名||囚||犯||直接進入南書房當值,他的一言一行深刻影響了康熙帝。康熙曾在密室中問這名||囚||犯||: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都好,但只有一人能做皇帝。你說,哪個更好呢?」
康熙晚年,德妃烏雅氏所生的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在奪嫡之爭中漸漸佔據上風。但二人各有千秋,康熙躊躇不定,因此問出了上述問題。
若是換作其他大臣,聽了這番話定然裝糊塗,但這名||囚||犯||無官無職,因此率性回答說:
「若陛下尚在猶豫,臣有一法可供聖酌。」
康熙連忙問:「什麼辦法,說下去!」
此人回答說:「看皇孫!一個好皇孫,至少可保大清三代太平江山!」
此言,大有明朝解縉「好聖孫」三個字的意思。此言一出,直接穩固了四阿哥胤禛(雍正帝)在康熙心目中的位置,因為胤禛有一個好兒子——弘曆(乾隆帝)。
和康熙對話的這名||囚||犯||,他的名字叫做方苞,被後人稱之為「布衣宰相」。
上述康熙和方苞的一番對話,出自二月河所著《康熙大帝·第四卷》,正史中雖然沒有記載,但在野史和地方誌中,記載頗多。特別是在安徽桐城一帶,方苞和康熙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歷史上的方苞,的確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從囚徒到入值南書房,創造了清朝奇跡,「布衣宰相」
的稱號也無人能及。但他真的能影響到清朝皇位的交接嗎?本文,筆者和大家分享清代名臣方苞,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讓大家了解一位不平凡的古代讀書人。在說方苞之前,先和大家說一個安徽的地名——桐城。
安徽是個文化大省,在研究安徽文化的時候,總繞不開「桐城文化」。桐城是安徽的「文都」,曾有學者說,桐城對于安徽來說,不亞于曲阜對山東的意義。
筆者對這句話是認同的,桐城文化雖然不能代表安徽文化的全部,但卻是安徽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清代名臣張英、張廷玉父子便是桐城人物的傑出代表,但張英父子僅僅是政治上的代表,而真正文化上的桐城代表,則有三個人,分別是方苞、姚鼐、劉大櫆 [kuí],這三人合稱「桐城三祖」,是「桐城派」文化的奠基者。
清朝康熙四十八年,江西大才子李紱高中進士,並成為庶起士,很快在翰林院有了一席之地。李紱博學多識,治學嚴謹,骨子裡保留了古代文人的倨傲。有一天,李紱看到方苞寫的一篇墓誌銘,方苞在墓誌銘結尾署名時自稱「桐人方苞」。李紱頓時火冒三丈,立即寫信質問方苞:
今縣以桐名者五,桐鄉、桐廬、桐柏、桐梓,不獨桐城也。省桐城而曰桐,後世誰知為桐城者?(出自《新世說·輕詆第二十六》)
李紱的意思是說,大清朝的縣名中,帶「桐」字的只有五個,分別是桐鄉(浙江)、桐廬(浙江)、桐柏(河南)、桐梓(貴州)、桐城(安徽),你把「桐城」簡稱為「桐」,後世知道此「桐」到底是哪個「桐」嗎?
原來,方苞乃是安徽桐城人(注:當時的安徽屬于江南省),自稱「桐人方苞」,李紱認為把桐城簡稱為「桐」是不可取的。
方苞從小被譽為神童,經史子集無所不通,他認為桐城既然被稱為「城」,相當于單名,而其他四個縣雖然有「桐」字,但卻是復名,因此只有桐城可以以「桐」字簡稱。
這場縣名之爭最後鬧得人盡皆知,很多人認為方苞之言有理,也有人認為李紱的說法更嚴謹。
李紱和方苞都是清代學問大家,這場爭論無關對錯,但卻對後世影響卻很深遠,直到今天,在安徽歷史中,仍然以「桐」字來代指桐城。
從李紱和方苞的「桐」字之爭,可以看出李紱之嚴謹,也能看出方苞是一位不拘泥于傳統約束、敢于開拓治學之人。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方苞。
根據《清史稿·列傳七十七》記載:
方苞,字靈皋,江南桐城人。父仲舒,寄籍上元,善為詩,苞其次子也。篤學修內行,治古文,自為諸生,已有聲于時。
方苞,字靈皋,又字鳳九,晚年號望溪。他的祖父名叫方孝標,父親名叫方仲舒,曾經是國子監生。方苞是方仲舒的次子,從小聰明伶俐。傳言他4歲能作對聯,五歲便能寫詩,年紀雖小,卻頗有才名。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歲的方苞一舉考中秀才,在當時的桐城,方苞也算得上是年少有為。只可惜,方苞雖有大才,卻因為文章思想太過犀利,屢屢未能中舉。直到15年後(康熙三十八)年,方苞終于以江南省鄉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中舉人,成為解元,而此時的方苞,已經31歲。
值得一提的是,方苞隨後被舉薦到京城國子監讀書。這一年,方苞遇到了他一生的「伯樂」——李光地。方苞後期之所以能夠在身陷囹圄時仍能得到康熙的青睞,李光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筆者之前寫過李光地,筆者認為,在康熙一朝,康熙帝最寵信的漢臣並非張英或高士奇,而是李光地。
根據《方苞年譜》記載,一日,李光地偶入國子監,偶然間見到了一篇方苞的文章,驚歎不已。李光地歎曰:
「韓歐復出,北宋後無此作也!」
這是一句評價極高的話!李光地的意思是說,方苞的文章頗有古文之風,方苞是繼唐朝韓愈和北宋歐陽修之後,第三個能寫出最高水準文章之人。
正是因為李光地這句話,方苞名聲大振,國子監的同窗們更是將方苞視為學生首領,有些人甚至認為下一科狀元非方苞莫屬。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方苞雖有大志,但很遺憾,他連續參加了兩次春闈考試,都因文章太過犀利而未能金榜題名。直到第三次參加會試,方苞終于以第四名的成績中試。下一步便是殿試了,以方苞的才學,若在殿試時有所發揮,甚至有希望進入鼎甲。只可惜,在參加殿試之前,方苞接到母親重病的消息。方苞于是放棄了殿試,直接啟程回鄉。
學得文武藝,賣于帝王家。在古代讀書人的心目中,成為「兩榜進士」幾乎是學子們永恆的目標。要成為兩榜進士,首先要通過會試,成為貢士,然後再通過殿試,最終才能稱為真正的進士。
方苞雖然已經通過會試,但沒有經過殿試遴選,從此失去了入仕的最佳機會。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這無異于前功盡棄。其實,在古代,只要不是父母去世這樣的特殊情況,貢士一般絕對不會放棄參加殿試的機會的。方苞的母親只是病重,並未過世,從方苞的選擇可以看出,他絕對是一位至孝之人。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方苞放棄殿試回鄉奉母不久,母親病癒,但他的父親卻意外去世了。方苞在家守孝三年,父親喪期尚未結束,清朝著名的文字獄案「南山案」便爆發了。
所謂「南山案」,是指桐城文人戴名世(號南山)曾寫過一部《南山集》,在《南山集》中多次提到南明政權。並且使用了南明的年號,這在清朝是犯了大忌的,文字獄案就此爆發。
不巧的是,戴名世和方苞的祖父方孝標是摯友,戴名世編撰《南山集》時曾大量使用方孝標的手稿,因此方氏一族被牽連其中。
文字獄是殘酷的,牽連甚廣,包括方苞在內的一百多名讀書人入獄,等待他們的,將是死刑。
遭逢大難,其他人或扯破嗓子喊冤,或頹廢絕望。方苞卻與眾不同。他在獄中求來紙筆,堅持把自己尚未創作完成的《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兩部書籍寫完,由于時日無多,方苞幾乎焚膏繼晷,日夜在陰冷的牢房裡埋頭編撰。這兩本書現在仍舊存世,是研究古禮時不可替代的資料。
筆者認為:我們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得意的時候在做什麼,更要看他失意時有何作為。
《論語·裡仁第四》有句話,叫:朝聞道,夕死可矣!
方苞的質量,值得後人敬仰。
方苞在暗無天日的大牢中待了兩年,他本就是文弱書生,兩年的摧殘,讓他疾病纏身,一隻膝蓋甚至不能輕易彎曲。
就在方苞以為自己此生不會再見天日時,江甯知府卻親自將他接出大牢,一頓好吃好喝後,又將方苞帶去往京城的驛道。
直到這時,方苞才知道自己不僅被免了死罪,還入了康熙帝的法眼。
康熙算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他為何要召一位||囚||犯||入京呢?《清史稿·方苞傳》記載:
聖祖夙知苞文學,大學士李光地亦薦苞,乃召苞直南書房。
原來,當時李光地已經官拜文淵閣大學士,他早年對方苞青睞不已,得知方苞入獄後,多次在康熙面前提及方苞。康熙當時正缺少智囊,于是便下旨召方苞入京,直接入值南書房。
從階下囚到帝王秘書,方苞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華麗轉身。縱觀史冊,這種經歷也極其罕見。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劇中雍正在登基前從江南請來了一位殘障謀士,名喚鄔思道。鄔思道在初見雍正時,說自己是戴罪之身。實際上,正史中並無鄔思道其人,二月河筆下的鄔思道是根據兩個真實人物合成的。鄔思道的原型有兩個:一個是雍正的家奴戴鐸,另一個就是康熙末年的方苞。
南書房在康雍年間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康熙親政不久,為了制衡滿清遺留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他特地在乾清門西側設立南書房,方苞的老鄉、張廷玉的父親張英便是首位入值南書房的官員,當時稱為「南書房行走」。入值南書房的大臣,名義上是朝廷官員,實際上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和智囊。他們雖然沒有實權,但卻能左右朝局,更是未來宰相(大學士)的重要候選人。
有意思的是,張英當年入值南書房時,已經是從四品的侍講學士了。而方苞入值南書房時,卻仍是布衣白身。
原因很簡單,方苞是「罪人」。至少康熙不能以「惜才」的理由赦免方苞之罪。所以,在清朝康熙末年便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南書房裡有一位重要人物,他無官無職,卻能輔佐康熙處理朝政,雖然身為布衣,人們卻需要以宰相之禮待之。 因此方苞便多了一個稱號——布衣宰相。
根據《方苞年譜》記載,康熙初見方苞時,見他骨瘦嶙峋,卻頗有錚骨。和方苞幾次交談,對方苞的學問大加拜服。因此事事徵求方苞意見。尤其在立儲的事情上,方苞影響了康熙。
康熙自詡為一代明君,觀康熙61年帝王生涯,最大的失策便是在立儲之事上。康熙本寄希望于嫡子胤礽,但卻沒有及時打壓其他皇子。待其他皇子年富力強時,紛紛覬覦太子寶座。這就導致胤礽極度沒有安全感,他不得不用盡手段自保,因此造成九子奪嫡,朝政紊亂。
待胤礽兩次被廢,大阿哥胤褆被幽禁,八阿哥胤禩因斃鷹事件遭棄之後,康熙所青睞的皇位候選人只剩兩個,那就是四阿哥
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這兄弟兩人都是德妃所生,性格迥異,卻各具特點,一時間康熙猶豫不決。歷朝歷代,精明的大臣絕不會輕易在立儲的事情上給帝王建議,因為一旦涉及立儲大事,一般沒有好果子,這樣的例子多如牛毛。康熙曾就立儲之事詢問過李光地等人的意見,但這些大臣大多裝糊塗,始終沒人能給出明確答案。這個時候,方苞一句話,徹底幫康熙解決了困擾。方苞雲:「觀聖孫,保三代昌盛。」
方苞無官無職,能被康熙破例召入南書房已是萬幸。見康熙垂問,因此建議康熙:如果兩個兒子都很優秀,實在不好做出抉擇的話,那就從孫子輩做選擇。言下之意,哪個皇子的兒子最有出息,就選哪個,這樣「可保大清三代太平江山」。
因為當時胤禛的第四子弘曆深得康熙喜愛,而胤禵之子
弘春則並不出挑。方苞的一席話讓康熙茅塞頓開,後者開始正式佈局,將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筆者需要說明的是,方苞和康熙的這一段對話,正史中並沒有記載。但野史中頻頻出現,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雖然是文學作品,但也採納了這個說法。實際上,筆者通過三件事,可以佐證此事並非無稽之談:
第一,因「南山案」的影響,康熙直到駕崩都沒有赦免方苞之罪,方苞在康熙朝一直是戴罪之身。雍正登基後,立即赦免了方苞和他全部族人。《清史稿·方苞傳》如此記載:
世宗即位,赦苞及其族人入旗者歸原籍。
試問:方苞無官無職,表面上和雍正也無交往,雍正為何會赦免康熙欽定的||囚||犯||之罪呢?這在古代,兒子推翻父親的決定,是為不孝。除非方苞對雍正有不一般的情分,否則方苞不會被赦免。
第二,根據《清史稿》記載,雍正二年,因母親去世,方苞回到故鄉安葬母親。到了雍正三年,雍正便下旨召方苞回京,再次入值南書房。《清史稿》雲:
三年,還京師,入直如故。
注意,古代讀書人重孝,方苞又是至孝之人,母親病故他至少要在家守孝三年(二十七個月),為何僅僅間隔一年的時間,雍正便急著召方苞入京,而且還繼續入值南書房呢?
雍正登基之初,極力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因此筆者的解釋是:方苞是雍正極其信得過之人,因此雍正很急切地希望方苞能回歸中樞,助自己一臂之力。
第三,在雍正扳倒胤禩集團,徹底站穩腳跟後,雍正下旨封方苞為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這意味著雍正終于讓方苞擺脫了「布衣」身份,開始為官。到了雍正十一年,雍正竟然打算讓方苞擔任內閣學士。
方苞是文字獄案的獲罪者,換句話說,他是政治犯。康熙、雍正使用方苞,都不是明面上的。但雍正卻讓方苞擔任內閣學士,可見方苞在當時的特殊性。
不過,方苞還算清醒,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適合「登堂入室」,于是他堅決不接受內閣學士之位,主動申請到翰林院,擔任《一統志》和《皇清文穎》的總裁官。算是避開了雍正的尷尬。
雍正帝是一位善于革新的帝王,他在位期間,通過一系列改革,將清朝國庫存銀翻了數倍,為所謂的「康乾盛世」夯實了根基。
人們在稱頌雍正之功的同時,連同他身邊的幾位肱股之臣也一併稱讚,例如張廷玉、胤祥、鄂爾泰等人,但很少有人提及方苞。事實上,方苞絕對是雍正背後不可忽略的重要智囊,只不過他行事低調,又不居功,在史書中留下的痕跡太少。
我們研究歷史,除了要研究歷史本身之外,更要抽絲剝繭,探究那些不為外人道的部分。而方苞,就屬于此類。
那麼,方苞除了在康雍皇位傳承之間起到了關鍵作用以外,到底有什麼可以羅列的功勞呢?舉三個例子:
其一,方苞促使雍正打破糧食倉儲陳規。
在清朝初期,每個州府都有專門儲存糧食的「常平倉」
,按照定例,每年秋季收糧完成後,常平倉最少要保留七成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也就是說,官府最多只能把糧倉中的三成糧食賣掉。實際上,古代糧食儲存技術並不先進,北方鼠患,南方潮濕,糧食儲存一年下來,很多舊糧已經腐爛或遭到蟲鼠破壞。方苞便向雍正建議:「應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饑米貴,有司請于大吏。」
方苞的意思是說,糧食存儲應該靈活處理,各地不必一味的默守陳規,應根據實際情況,遇到糧價上漲時及時賣出,轉化為經濟效益,但具體賣出多少要詳細彙報給上級。
方苞的這個建議得到了雍正的首肯,全國各州府也因此獲益。在農業社會,糧食無疑是天大的事情,方苞此舉,功在千秋。
其二,方苞提倡禁煙。
約在明朝嘉靖年間,葡萄牙人將煙||草帶到了中國大陸,經過不到百年的發展,到了清朝立國之初,煙||草在中國已經開始大行其道。
方苞認為吸煙對百姓的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建議雍正禁煙。但當時的不少王公大臣腰間都揣著一個大煙袋,禁煙無疑會得罪貴族。有人勸方苞不要蹚渾水,方苞果斷上書雍正,要求「民生日匱,請禁種煙||草」。這條建議雖然遭到了很多人反對,但也得到了短暫的執行。在康雍年間,方苞不僅不畏權貴,這種禁煙的長遠眼光,更是少有。
其三,方苞建議官員的遴選要從基層抓起。
雍正帝對上層官員的任用有非常犀利的眼光。方苞認為:上層官員固然重要,但各縣長官和副職、六部基層官員是治理朝廷的基石,這些人任用好了,靠他們的勤勉和謹慎,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方苞雲:
「尤以六部、州縣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鹹自矜奮。」
在方苞的推動下,雍正幾乎每天都要召見一位基層官吏。雍正帝之所以會成為一位勤政的帝王,除了他本身的性格外,方苞也起到了部分作用。
清朝雍正十三年,雍正帝于圓明園駕崩,當時方苞已經68歲,他本打算辭去編撰職務,回鄉潛心治學。
不料,乾隆登基後,對方苞念念不忘,乾隆親自拜訪方苞,邀請他再次入值南書房。
方苞此時已經無心為政,只得以腿疾婉拒乾隆。乾隆不甘心,又許諾升任方苞為禮部侍郎,並且免了他隨班行走的義務。這意味著方苞只需要在南書房和禮部掛職,就可以享受榮寵的待遇,但方苞仍未答應。
乾隆帝在歷史中的評價可謂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乾隆登基之初還是比較勤政愛民的,筆者認為,他之所以屈尊邀請年近古稀的方苞再次進入南書房,無外乎三個原因:
(一)看重方苞的智慧和能力;
(二)雍正生前曾向乾隆的推薦;
(三)當年方苞對康熙的影響,直接導致皇位流向雍正一脈,乾隆作為得利者,他在報恩。
得知方苞不願為官,乾隆只好退而求其次,先答應讓方苞做教習庶起士,而後按照方苞的意願,由方苞來選錄宋朝和明朝諸位大家的作品,並且加以品評,作為後世學子寫作的標準。
方苞的這部作品被乾隆御賜書名為《欽定四書文》,後來成為同類作品中唯一一部入選《四庫全書》者。乾隆七年,方苞因病告老還鄉,乾隆賞賜頗豐,並且遣皇長子永璜親自相送。方苞回到家鄉後閉門著書,概不見客。七年後,也就是乾隆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方苞病逝,享年82歲。
方苞不僅在政治方面有獨特的建樹,他在文學方面的影響更加深遠,因為他建立了中國清朝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
司馬遷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中曾提出「義法」一說,所謂「義」,指的是言之有物,「法」指的是言之有序,合起來的意思是說文章不僅要有條理,還要有具體的指向意義。
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反覆運算的過程,自從明朝中葉之後,出世的散文雖多,但大多只注重文辭和技巧,內容卻空洞。
方苞首次提出文章「義法說」,從此創立了桐城派。方苞將散文創作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結合,逐步形成他自己的散文創作主張。例如,方苞在駁斥黃宗羲等大儒的思想時,言之有據,言辭簡約,內容醇正,一時間吸引了無數文人。方苞的這種文學思想為後來的桐城派理論學說提供了范例和準繩,而後眾人紛紛效仿,形成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評價:
「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學者多歸向桐城。」
「桐城派」曾主宰清朝文壇200餘年,最高峰時曾風靡清朝,天下學子皆以桐城文運為榮,傳世作品多達上萬篇。對清朝各類作品影響深遠,對近代、現代文學也有不可忽略的啟迪作用。錢鍾書、錢穆等近現代作家對方苞都推崇備至。
清代文壇大家袁枚曾評價方苞為:
一代正宗!古人追求人生價值有三種方式,即:立功、立德、立言。
方苞在立功、立言方面,成了典范。
北宋大儒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作為一個讀書人,方苞立身醇正,遇挫折而不餒,識仁立仁,實現自我價值,稱得上是「立心」;
作為一個朝廷「官員」,方苞提出一些列建議,利在千秋,稱得上是「為生民立命」;
作為一個學問家,方苞分析古文利弊,創新派之大成,是為「繼絕學」;
至于「開萬世太平」,這只是讀書人最理想的目標,我們不能太過苛求方苞。
從囚徒到「宰相」,桐城方苞在清朝或許只是驚鴻一瞥,卻贏得三代帝王尊重,贏得數百年認同!筆者認為,方苞雖是一位平凡的讀書人,但他卻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古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