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戰爭,人們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一定是流血和犧牲。從古至今,作為百姓,誰都不愿意承受戰亂的困擾,但古代的帝王想要擴張領土,就不得不動用大批的人力與物力,而作為帝王的將軍,就只能服從命令,帶兵去打仗。
在秦國時期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是秦國皇帝的得力助手,他是軍事方面的天才,用兵如神,時常勝利而歸。敵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如同見到了鬼魂一般聞風喪膽,就是這樣一個人,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有時也會受到士兵的抱怨,只是因為他在戰場上不讓士兵吃羊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名動天下的白起
提起白起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他是戰國時期的秦國人,擁有出色的軍事技能,他的一生曾帶兵奪下了七十多座城市,為秦朝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秦國的半壁江山都是白起拿下的,將其稱之為軍事天才也不為過。白起是一名軍事家,名動天下的《孫子兵法》他不僅熟記于胸,而且還是兵家的代表。因為在孫子兵法中,兵家以嚴謹和邏輯著稱,而白起恰恰就是外表很粗獷、看起來是一個彪悍之人,但實際上他的心思卻是足夠細膩的,一點都不「心大」,不然他怎麼會做將領呢?而且還將將領做的那麼優秀。
而且帶兵打仗,并不全靠裝備有多精良,更主要的在于軍隊領導人能否很好的制定戰斗計劃、能否很好地規避風險、能否出其不意地進攻或逃走。畢竟戰場瞬息萬變,任何的粗心大意,都有可能葬送掉整個部隊,白白犧牲掉軍人的性命。而白起的很多戰役都很好地證明了他是一個很好的軍事領導人。
二、深思熟慮才能用兵如神
其實關于白起,他的出生日期至今還是不詳的,可他的故事卻是在永久流傳的。據不完全統計,凡是白起所參與的戰斗中共有累積200萬人陣亡,而其中近100萬人是被白起帶兵剿滅的!其中最著名的戰役便是長平之戰,他一舉殲滅趙國四十五萬人,可謂是用兵如神,直接加速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進行速度。
為什麼白起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將領呢?因為他時刻在提醒自己:既然是在打仗,就不能有絲毫馬虎,若是在戰爭中不掩飾己方的行動,一旦被敵人發現,就會變成砧板之魚,敵人若發動圍剿,己方便會被動。可見,白起無時無刻都在深思熟慮的度日,這種好習慣也保護了自己及軍隊的安全。
打仗期間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使得士兵們對他備受好評。事情是這樣的:白起帶兵去趙國打伏擊戰,士兵們都是秦國人,而秦國的地理位置屬于西北,那里生活著很多羊群,由于土地肥沃,所以健壯的羊兒肉也非常的肥美。但是要知道秦國要擴大領土,士兵們必然是遠離家鄉、征戰四方,或許久久都無法回到家鄉的士兵們就不約而同的攜帶一些來自家鄉的「特產」
,以便能緩解一些思鄉之情,而這「特產」就是羊肉。三、羊肉引發的事件
可有一天,白起突然半夜在所在軍隊中下達了一條命令:禁止吃羊肉,尤其是熱乎的熟羊肉!若是想吃,則可以將羊肉換成牛肉!士兵們都很疑惑,他們覺得,雖然軍中的后勤保障不錯,每個人都能吃得很飽,但羊肉畢竟不同于日常的飲食,那代表著思念啊!就算偶爾吃個一兩塊根本不會有多大關系,為什麼要禁呢?于是有些士兵就表現得很不在意或很不服氣,但礙于身份也不敢直接與將軍對峙,就選擇了無視命令,在晚上時偷偷吃起了羊肉。
畢竟人是會效仿的動物,一開始只有一個人在晚上偷偷吃,但羊肉的香味勾起了許多士兵的回憶,于是偷吃羊肉的人慢慢地從一個人變成了一群人。一天,正當士兵們吃羊肉吃得很開心的時候,賬篷外突然傳來一聲怒吼,是白起,士兵們的行為被他發現了!
正當他要軍法處置時,一個士兵氣急敗壞地問他,軍隊從不限制飲食,為什麼現在卻不能吃羊肉?白起沒有生氣,反倒笑著對他和其他士兵說道:「你們試著走五十步,我剛才在五十步外都能聞到羊肉的味道,而且還是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如果風很急,那麼羊肉味就可以傳播很遠。如果全軍都吃羊肉,那麼全軍就都會被羊膻味覆蓋,敵人一旦聞到膻味就知道我們離他們不遠了,我們就會敗露行蹤!「這時士兵們才明白白起的良苦用心。而其他士兵們得知事情經過后,都知道了白起將軍的好意,也紛紛夸贊白起是個有謀略的人,跟隨他打仗一定能取得勝利。從那時起,白起的命令就再也沒有人敢違抗。
原來,羊肉與其它肉類食材相比,有更強烈的味道,就是羊膻味,有些吃不慣羊肉的人會對這個味道異常敏感。
所以白起的部隊若要進行伏擊戰,人還沒到味卻先飄到了,這樣的話必定會讓敵軍迅速提高警惕,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白起下令禁吃羊肉是為了戰局考慮的,而且做的是很正確的決定。最終,在白起的帶領下,秦軍擊潰了趙國。戰爭是殘酷的,戰場是瞬息萬變的,在這樣緊張的戰況下白起竟然能心細到考慮羊肉味道這等事情,可見他的戰斗神經是時刻繃緊的,軍事素養也是十分過關的,白起不愧為秦朝的軍事頂梁柱。
對于秦國來說,白起是一名優秀的軍人,一生都為秦國征戰四方,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名字眾人皆知,名揚天下。但是他的敵人卻恨他,因為在白起的帶領下,無數的人因為他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史書上細致地記錄了他的每一場戰斗,場場戰斗都說明戰爭是殘酷的,所帶來的結果也是不可估量的,愿后人以史為鑒、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