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河月明》的播出,掀起了一場明朝熱。整體來說,這部劇不算是歷史正劇,所以,劇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和歷史不符的情節。例如,劇中姚廣孝出場較早,更讓人驚詫的是,姚廣孝竟然收了個徒弟,名叫鐵鉉。
在明初歷史上,鐵鉉是一位逼著朱棣繞著走的狠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他是鐵骨錚錚的好男兒,雖然結局凄慘,卻值得后世含淚仰視。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大明忠骨鐵鉉,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帶大家了解一位中國古代英烈。
鐵鉉是明朝初年著名的忠臣,由于他的高光時刻發生在建文時期,所以關于他早期的記載并不多。在《明史·卷一百四十二》中記載:
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
《明史》說鐵鉉是河南鄧州人,并未記載他的民族信息。據河南的地方志記載,鐵鉉是元代回族人的后裔。
鐵鉉出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算起來,他只比朱棣小6歲。洪武年間,朱元璋曾一度取消科舉考試,下旨讓各州府舉薦德才兼備的生員入國子監,在當時稱「國子生」。鐵鉉因聰慧敏捷,熟讀經史,被鄧州知府舉薦,成為一名國子生。
鐵鉉在國子監成績卓然,很快被選為禮部給事中,后來又被調到都督府。明朝都督府是軍事主官部門,鐵鉉后期以文臣的身份合理指揮兵馬,可能受這一時期影響。
鐵鉉在為官期間,曾審理過幾起多年懸而未決的案件,并很快結案。這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約在洪武后期,朱元璋召鐵鉉入宮,他見鐵鉉為人剛直,能謀善斷,十分賞識,并賜了「鼎石」
兩字為鐵鉉的字。所以,鐵鉉字鼎石,便是從這里得來的。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朱允炆聽信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在朱元璋尸骨未寒之際便拉開了削藩大幕。
一年之內,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紛紛被貶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被削受辱,舉火自盡 。
這一系列噩耗,讓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心驚不已,在姚廣孝等人的勸說下,朱棣最終決定以《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為由,起兵靖難。
按照常理,朱棣以一隅之力對抗朝廷,實在不占優勢。然而,朱允炆派老將耿炳文帶兵平叛,不料,耿炳文兵敗真定,轉攻為守。朱允炆又臨陣換帥,派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意圖在河北活捉朱棣。《明史·鐵鉉傳》記載:
建文初,為山東參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鉉督餉無乏。
為了更好地支持李景隆,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鉉被委以重任,負責在后方為李景隆督運糧草。
李景隆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岐陽王李文忠之子,朱允炆對他寄予厚望。不料,在白溝河一戰,李景隆證明了自己的無能。
在朱棣的沖擊下,李景隆和他的大軍丟盔棄甲,關鍵時刻,鐵鉉出現了。《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會景隆師潰東奔,次臨邑,諸城堡皆望風瓦解,鉉與參軍高巍酌酒同盟,收集潰亡,守濟南,相與慷慨涕泣,以死自誓。
李景隆兵敗,單騎逃往德州,沿途守將聞風而潰。在后方督糧鐵鉉的見狀,和參軍高巍含淚歃盟,發誓要阻擊燕王。
于是,當時便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場景,李景隆麾下的將士紛紛向南逃竄,只有鐵鉉和高巍逆著人流,一路北上。在路上,很多人被鐵鉉的忠義感染,紛紛停住逃跑的步伐,拿起戈矛,跟隨鐵鉉趕往最近的濟南。
這個時候,朱棣和鐵鉉已經注定站在了對立面。
一個是走投無路,只得起兵靖難的藩王;一個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地方官;朱棣和鐵鉉看起來身份并不對等,但在接下來,二人卻發生了劇烈的碰撞。
李景隆兵敗逃往德州,朱棣一路勢如破竹,又攻破德州,李景隆再次南逃到濟南。
朱棣揮兵攻打濟南,濟南守將盛庸雖然盡力抵抗燕軍,無奈勢單力薄,就在濟南即將失守時,鐵鉉帶著他一路收攏的潰卒趕到了,和盛庸一起死守濟南,抵擋了燕軍南下的步伐。當是時,在南軍潰敗之際,若不是鐵鉉及時趕到,預計朱棣很快便會拿下山東各州縣。那樣的話,靖難之役根本用不了4年,便能結束。所以說,鐵鉉以一個督糧官的身份逆流而進,有力挽狂瀾之效。
事后,朱允炆聽聞李景隆大敗,震驚不已,又得知鐵鉉和盛庸正在死守濟南,扭轉潰局的消息,朱允炆當即下旨召回李景隆,升任鐵鉉為山東布政使。接下來,就是著名的濟南防御戰。
燕王朱棣是久經沙場的藩王,他最初是看不上鐵鉉這個文官的,所以,朱棣第一次和鐵鉉交手時,他多少有些輕敵,不料,被燕軍攻打數日,濟南城在鐵鉉和盛庸的防守下,固若金湯。
朱棣無奈,只得圍而不攻,想逼鐵鉉投降。《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燕王圍濟南久,令人射書城中促降。有儒生高賢寧在城中,乃作《周公輔成王論》,請罷兵,不報。
朱棣向城中射了一封勸降書,鐵鉉看過之后,便依葫蘆畫瓢,讓城內一個叫高賢寧的儒生寫了一篇《周公輔成王論》送給了朱棣。當年,周成王幼年繼位,他的叔叔周公嘔心瀝血輔佐侄子,被后世傳為美談。鐵鉉的意思很明確:除非你對建文帝效忠,否則,咱倆免談。
朱棣見強攻不成,勸降也不成,于是再生一計,打算引黃河之水灌濟南城。鐵鉉得到情報后,大驚失色,因為黃河水一旦被引入濟南城,濟南數十萬百姓將會尸橫遍野。鐵鉉在經過一番思量之后,派敢死隊毀掉了燕軍的器械。但鐵鉉知道,器械毀掉了,朱棣還可以再造,想要解決濟南的問題,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他要除掉朱棣。
于是,鐵鉉想到了詐降,他要借投降之名,請君入甕,然后伏ㄕㄚ朱棣。《明史·鐵鉉傳》云:
又遣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入城板驟下。王驚走,伏發,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憤甚,百計進攻。
鐵鉉派出一個千人隊出城詐降,朱棣大喜過望。連日攻城不克,早已讓燕軍精疲力盡,如今鐵鉉肯投降,燕軍將士聞訊歡呼一片。
這個時候,城內的鐵鉉也在緊急布置,鐵鉉在城門上方按上鐵閘。計劃等朱棣跨過護城河,進入城門后,便放下鐵閘把朱棣干掉。這時,再把護城河上的吊橋收起,將內外隔絕,即使朱棣在城外的兵馬來為朱棣報仇,他仍然可以死守濟南。
鐵鉉的計劃很完美,到了實際運用的時候,卻出了意外。
到了約定之日,朱棣帶著護衛,騎著戰馬雄赳赳地入城了,他剛過了護城河,城門果然大開。還未等朱棣踏進城門時,突聽頭頂有呼嘯之聲,朱棣大叫不好,連忙勒馬掉頭。結果,鐵閘還是早落了一步,未能砸中目標。
這是《明史》的說法,而《明史紀事本末》說:
燕王比入門,門中人呼千歲,鐵板亟下,傷燕王馬首。王驚,易馬而馳。
意思是,鐵閘已經砸中朱棣坐下的馬頭,朱棣距離死亡,也就一步之遙。朱棣換過部下的戰,倉皇而逃。
最讓人遺憾的是,負責收吊橋的士卒沒想到鐵閘會提前掉落,慌亂中也未能及時收起吊橋,朱棣在護衛的保護下驚險逃脫。
黃河水滔滔,濟南城外一陣慌亂和嘈雜之后,雙方人員都憤怒不已。
對于站在濟南城頭上的那個文官來說,一場蓄謀已久的詐降和伏ㄕㄚ,遺憾收場,他痛心疾首,仰天長嘯,感慨自己時運不濟,連老天都不幫自己。
對于騎在馬背上遙望濟南城的那個藩王來說,一場期盼多時的勝利和喜悅,結局翻轉,他虎口脫險,后背濕透,感嘆自己當真命大,差一點就命喪黃泉。
如果,鐵鉉得手,靖難之役將提前結束;如果朱棣被除掉,歷史將被改寫。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朱棣險些被ㄕㄚ,以他的性情,怎能輕易放過鐵鉉,朱棣從各地調來更多的兵馬,猛攻之余,打算用火炮擊破濟南城,如此,鐵鉉危矣!《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鉉令守陴罵,燕王大怒,乃以駁擊城。垂破,鉉書高皇帝神牌懸城上,燕兵不敢擊。鉉每出不意,募壯士突擊燕兵,破之。燕王憤甚,計無所出。
就在濟南城墻將要被轟破時,鐵鉉又想了一招,他命人畫了許多朱元璋的畫像懸掛在城頭,又親自寫上朱元璋的牌位分別放置在各個垛口。
鐵鉉的這一招,果然令朱棣投鼠忌器,燕軍不再開炮。因為,朱棣若是開炮,就是不孝,「清君側」就站不住腳了。
朱棣和鐵鉉的對峙,耗時頗多,寸功未建,最后,遠在北平的姚廣孝給朱棣來信,建議他收兵回燕,再圖后舉,最終朱棣撤兵。
《明史》有一段記載,講述了朱棣的戰略思路: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
意思是說,朱棣自從起兵以來,雖然想拿下耿炳文鎮守的真定,但更想得到濟南。因為濟南居于北平和金陵(南京)之間,若拿下濟南,進可直取金陵;退可斷南北通道,沿河固守。只可惜,朱棣的計劃,因為一個鐵鉉,不得不宣告計劃破產。
朱棣從建文二年六月初八圍攻濟南城,到九月初四撤軍,前后共在濟南耗費了3個月時間。這三個月,是鐵鉉的高光時刻,鐵鉉也因此被濟南人譽為「城神」。
朱允炆用耿炳文、李景隆兩位「戰神」都未能擋住朱棣的碾壓,沒想到一個文臣竟然起到如此作用。
正是依仗鐵鉉等人的阻擊,朱允炆才得以喘息。因此,當朱棣退兵之后,朱允炆大喜,以鐵鉉兼兵部尚書,并封賞鐵鉉三世。
建文二年冬天,朱棣重整兵馬,攻打東昌(聊城)。《明史》云:
(鐵)鉉與庸大敗燕王于東昌,斬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
鐵鉉和盛庸合作,除掉了朱棣麾下大將張玉(英國公張輔的父親),朱棣損失慘重,不得不再次撤兵返回北平,這是朱棣第二次栽在鐵鉉的手上。
東昌之戰是靖難之役爆發后,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朱允炆聞訊手舞足蹈,不僅將朱棣兵敗的消息告知太廟,還在太廟里喜極而泣。鐵鉉和盛庸打贏東昌之戰后,對朱棣的影響很大,史載:
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意思是,自從朱棣起兵以來,南軍和燕軍多次大戰,但從未取得如東昌之戰這樣的大捷。從這以后,朱棣南下,再也不敢取道山東。
換句話說,鐵鉉成了讓朱棣繞著走的男人;鐵鉉鎮守的濟南,讓朱棣不敢面對,他要避開鐵鉉,改道他處。
建文三年底,朱棣打算繞過山東,不再和鐵鉉、盛庸等人糾纏,而是率軍直取京師。在擊敗平安之后,燕軍一路南下,長驅直入,取徐州,奪靈璧,下揚州,拿下鎮江,直逼南京。
朱允炆大驚,連發幾道圣旨給北方幾大守將,其中就包括鐵鉉。《明史·鐵鉉傳》記載: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后。文師至直沽,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
意思是,朱允炆發圣旨讓遼東守將楊文帶兵10萬和鐵鉉會合,以斷絕燕軍的后路。結果楊文在半路上被朱棣麾下將領宋貴打敗,楊文竟然沒能把消息傳遞給鐵鉉。
等朱棣攻占南京,派兵掉回頭再攻打濟南時,鐵鉉麾下的將士已經失去信心,很快濟南城破。鐵鉉帶領殘部繼續抗爭,在淮南和燕軍死戰,力戰不屈,因寡不敵眾被朱棣活捉。史載:
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潰。
明朝江山仍在,只是換了主人。鎮守濟南的鐵鉉,雖仍是明朝臣子,但已被新帝所不容。接下來,鐵鉉和朱棣,仍有一場對決。
鐵鉉被抓到南京的時候,朱棣已經登基。朱棣聽聞鐵鉉帶到,特地整理一下龍袍,去和這位讓自己吃盡苦頭的男人敘敘舊。
鐵鉉站在階下,向南背對著中庭,立而不跪,罵不絕口,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最后的抗爭。朱棣想讓鐵鉉向北一顧,終不可得。《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割其肉,納鉉口中,令啖之,問曰:「甘否?」鉉厲聲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至死,猶喃喃罵不絕。
朱棣為了讓鐵鉉屈服,命人||割||掉||鐵鉉的鼻子和耳朵,強行塞到他的口中,問他:「好吃嗎?」鐵鉉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怎能不好吃?」
鐵鉉說這句話的時候,身上雖然千瘡百孔,但赤心如鐵。
在鐵鉉看來,朱棣起兵反抗朝廷,是為不忠。朱棣推翻朱元璋的傳位計劃,是為不孝。他在臨死前,也要用「忠臣孝子」來諷刺朱棣。
朱棣受不了這樣的侮辱,他下令將鐵鉉施以磔刑。
鐵鉉就義時,年僅37歲。他的長子被充軍,次子被發配為官奴。他的妻子和女兒淪為官妓,下場可想而知。
鐵鉉之死,讓人觸目驚心。然而,鐵鉉雖死,朱棣對他卻念念不忘。
史載,朱棣「對群臣言,每稱鉉忠」。朱棣雖然一怒之下ㄕㄚ了鐵鉉,但在內心深處,他是佩服鐵鉉的,因為他明白,鐵鉉才是大忠之臣。
鐵鉉雖然死了,但他的氣節仍在。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后,開始逐漸為建文舊臣正名,民間百姓開始有人自發為鐵鉉立廟紀念。
到了明神宗時期,朝廷下旨為鐵鉉修建忠臣之廟,算是由「官方」正式為鐵公平反。南明弘光帝時期,鐵鉉被追贈為太保,謚號「忠襄」。由于明朝的靖難之役是一場皇室內部的爭奪戰,所以,如何評價那些忠于建文帝的臣子,成了史學上較有爭議的話題。
有部分人認為,像鐵鉉、方孝孺之輩,不過是王朝內斗的犧牲品;甚至有人認為,誰當皇帝都是老朱家的事情,鐵鉉效忠建文帝可以理解,但既然朱棣登基已成既定事實,鐵鉉在最后一刻仍要豁出性命反對朱棣,似乎已經沒有意義。
對此,筆者是不認同的,具體論述如下:
第一,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靖難之役的誘因是朱允炆削藩太過急切且激進造成的。但筆者認為,靖難之役的對錯,和鐵鉉的忠烈是兩個概念。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為靖難之役造成朱棣一脈登基、推動了明朝的歷史發展,就否定那些對建文帝忠貞之臣;也不能因為靖難之役是無意義的皇室內斗、造成生靈涂炭,就將那些支持朱棣的人說得一文不值。
第二,站在文化的角度來說,鐵鉉作為「國子生」,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忠孝節義在他的價值觀中已經根深蒂固。即,鐵鉉的忠,忠的不是這場戰爭,忠的也不是誘發這場戰爭的人(建文帝),他忠的是內心,是價值,是文化。這和當年布魯諾為了堅持「日心說」,寧愿被教廷活||活||燒||死||也不屈服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前者把忠孝節義當作至高無上的追求,后者把科學的宇宙觀當作座右銘,殊途同歸。
第三,站在時代發展的角度來說,封建社會所謂的內戰、外戰,都是相對性的,因為當時的忠臣良將也有他們的局限性。這就像屈原、岳飛、張煌言等人一樣,雖然后世的格局改變了他們當時內外戰爭的定義,但這并不能否定他們的榮譽和價值。
筆者始終認為,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定不能脫離他所在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否則,對他的評價將毫無意義。
鐵可鑄器,鉉可舉鼎。忠臣孝子,錚錚鐵骨。英雄的種類有很多種,鐵鉉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值得歌頌的,值得贊美、值得后世含淚仰視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