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是明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傳奇皇帝,雖然他的經歷并不光彩,但的確可稱是一代傳奇。先是御駕親征被俘虜,一年以后歸國,被弟弟明代宗囚禁七年,又抓住機會發動奪門之變,再度成為皇帝。從皇帝成為俘虜,再成為太上皇被囚禁,最后又復辟成為皇帝,這樣的經歷可謂獨一無二。
關于英宗復辟以后晚年的作為,很多人對其三大善政是大加贊美。認為英宗晚年是幡然醒悟,妥妥的明君風范。甚至認為如果沒有御駕親征的土木堡之變的翻車事件,英宗也是一代明君。
但認真來說,所謂的三大善政,不過是實在找不到閃光點,硬貼金之舉罷了。因為這三大善政,其一追復明宣宗廢后,乃是家事;其二釋放建文帝朱允炆后人,依舊是家事;也就是其三廢除殉葬制度有著積極的意義。
說白了英宗的這三大善政,是于國事無補,說實話真沒必要以此對其是大夸特夸。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人心方面,英宗對于近二百年以后明朝的滅亡也是起到了惡劣影響,埋下了亡國隱患。
那麼英宗有著什麼神操作呢?
在復辟當年的天順元年,英宗殺了忠臣于謙,只是為了師出有名罷了,史書記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
然后更離譜的是,英宗竟然平反了王振這個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
雖然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其實應該是英宗,畢竟王振只是背后蠱惑英宗的小人罷了,但最終做決定的是英宗。不過英宗畢竟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按照慣例,天子是不會有錯的。即使有錯,也是身邊人背鍋,是身邊小人蒙蔽什麼的,所以王振這個土木堡之變的第二罪人,自然就「升級」
成為罪魁禍首了。按理說,王振身為罪魁禍首,在土木堡之變以后早已定性,并且死黨馬順等人被殺,還有侄子王山及其族人都被殺,英宗復辟以后,不說對其恨之入骨,但也不會平反他的。
結果沒想到英宗這個濫好人,竟然平反了王振,對其是「賜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賜祠曰精忠」。
這樣就有些打自己臉了,本來朝廷宣傳王振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說白了就是替英宗打掩護,給英宗找個替罪羊,英宗這麼一平反,不是變相說王振是無辜的,我英宗才是最大的罪魁禍首嗎。
而且王振不只是被平反,參與清算王振一黨的大臣也被報復。
諸如王竑這個帶頭殺死馬順的賢臣,在英宗復辟以后是「革巡撫官,改竑浙江參政。數日,石亨、張軏追論竑擊馬順事,除名,編管江夏」 。
還好的是半年以后,英宗還不算糊涂得無可救藥,看見王竑奏疏中「正倫理,篤恩義」語,是有所感悟,派遣官員把王竑送回故鄉,還下令有關官員要善待。不然的話,沒有英宗干預,王竑很有可能不明不白地死去。幾年以后,王竑才再度被起用。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英宗殺了忠臣于謙,平反了禍國殃民的太監王振,對不起土木堡之變那些戰死的文武大臣和軍士,是徹底寒了官僚集團的心。
力挽狂瀾的大臣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把自己作死,并且造成大災難的太監反而被平反了,這是個什麼事呢?
本來明朝皇帝對于官吏就是苛刻,再有于謙被冤殺之事,如此一來官僚集團就有了「畏禍」心理,是只求無過,不求有功,誰也不想當出頭鳥,都不想干實事,畢竟干錯了挨罰不說,干好了搞不好還會像于謙那樣丟命。
還好的是英宗的兒子憲宗是個明白人,知道這樣不好,所以繼位以后,先后平反了叔叔代宗和于謙等人,是大大地收拾了人心。
但英宗造成的惡果已種下,也不是憲宗一朝可以彌補的,等到明末崇禎帝在位時期,這種惡果造成的惡劣影響是展露無遺。
崇禎帝在位17年,罷免和殺了不少大臣,內閣大臣更是經常換。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崇禎帝這個人不會識人和用人,御下之術一塌糊涂。
一方面就是前文中所說的官僚集團「畏禍」心理作崇,當年力挽狂瀾的于謙都是不得好死下場,現在風雨飄搖之際,誰出來力挽狂瀾,失敗了是死,成功了也十有八九是死。所以自然是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大家一團和氣罷了,并沒有人愿意為崇禎帝賣命,崇禎帝找不到可用之人,只能氣急敗壞的換人和殺人。
可以說英宗冤殺于謙,在之后明朝近二百年歷史中,起到了一個很惡劣的負面作用,官僚集團與皇帝是離心離德,最終還是拋棄了皇帝,成為明朝滅亡的一大原因。
當然也不能什麼都推英宗身上,英宗固然有錯,起到惡劣影響。但是明朝末期的官僚集團也沒幾個忠臣,多是利欲熏天之輩,靠著特權是瘋狂吸血,只會一個勁享受,等到了國難當頭之際,不有難同當,又恬不知恥的去當順臣,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
而且明朝皇帝對大臣固然苛刻,但也有一個好處,那便是對于官僚集團嚴肅到底的追責,也是王朝持續有活力,不被迅速腐敗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不然明朝也就不會有276年國祚了。
這就是歷史的兩面性,英宗殺了力挽狂瀾的忠臣,平反了罪大惡極的太監,失了太多人心,使得大臣不敢辦實事,不敢出頭,的確是明朝滅亡的一大原因。但不能以此為更多的國難當頭之際,恬不知恥當順臣之人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