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于三國這一歷史階段來說,三足鼎立的局面從蜀漢滅亡開始就被打破。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在公元263年,蜀漢后主劉嬋向鄧艾的大軍投降。不過,在蜀漢滅亡之后,孤獨的東吳卻沒有立即的被消滅。一直到公元280年,也就是蜀漢滅亡的第17年,東吳才被司馬昭建立的西晉所消滅。為何滅蜀漢之后,孤獨的東吳是怎樣堅持了17年的呢?
公元263年,曹魏派出了鐘會、鄧艾、諸葛緒進攻蜀國,蜀軍雖利用有利優勢和對方展開了僵持戰。但是卻沒有料到鄧艾率精銳部隊通過繞道陰平,越過700里山巒的阻礙鑿山開路,最后迂回到了蜀漢腹地綿竹。蜀軍后方沒有足夠精兵抵擋鄧艾,劉禪選擇投降后蜀國也就此滅亡。和蜀國這麼快滅亡不同的是,東吳在那之后仍堅持了十幾年,最后才在西晉的大舉進攻下不得不投降。
東吳之所以能夠堅持和西晉對峙那麼久,是因為其實力顯著強于蜀漢。蜀漢滅亡后不久,司馬炎逼迫魏帝退位,由于上任比較突然,因此內部政權鞏固需要一段時期來磨合。加上西晉的元老反對接著繼續伐吳,無奈之下,司馬炎只得暫緩伐吳的計劃,這個時期西晉外部環境的動蕩也使得其伐吳的計劃不得不一拖再拖。在西晉剛建立的時候,北方的匈奴、鮮卑開始出現動亂,加上蜀漢地區還得派兵進行駐守,一時間,西晉忙于鞏固其國內和國外環境的穩定,也就沒有多余的精力來繼續伐吳。
但是蜀漢滅亡后,東吳的實力和曹魏差距儼然增大了不少,即使一段時期內西晉不敢輕易招惹它,也只是短期內的穩定。
以那時東吳的實力,在和西晉的對峙中其雖不足以占到太大優勢,但也能令西晉的形勢有所動蕩。這對于東吳來說無疑更加有利,然而東吳自持實力能與西晉相抗衡,也沒有過多主動采取進攻措施。最后西晉從動蕩中恢復過來之后,派二十萬大軍分六路伐吳。面對西晉大軍壓境,吳主孫皓最終只得投降。
蜀國和東吳之所以會被擊退,跟他們的目光短淺有很大的聯系,兩者都更加傾向于自保。一味地自保求存只會越發陷入被動地步,所以諸葛亮才北伐,以進攻作為防守,蜀國才得到穩定的發展,從這種的角度來看,東吳的滅亡也會有一定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