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正史中,十阿哥胤䄉失勢得比胤禩和胤禟要早。而且就是雍正交由胤禩對胤䄉議罪的。或許正是因為他犯事較早,情節較輕,才得以保住一命,活到了乾隆6年,而且在乾隆2年,還恢復了爵位和待遇。
其實胤䄉的確沒有太惡劣的行徑。他只是不聽雍正安排,對雍正頗有微詞罷了,并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意圖。
胤䄉是滿洲八大姓之一的鈕鈷祿氏,是遏必隆的外孫,所以血統是高貴的,應該是僅次于胤礽的,比雍正、胤禩、胤禟這些人血統高貴多了。而且幼時受康熙寵愛,所以性格乖張,更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就劇情而言,胤䄉這個角色的形象也是屬于沒有心計,經常被人當槍使的。
當初追比戶部欠款的時候,他老人家當街賣家當,田文鏡去阻止,他竟然當街鞭打田文鏡。
這就是典型的二代思維,在他眼里,自己鬧的這一出是給父親、兄弟看的,是希望引起康熙注意,從而干預的。說破大天這是皇室自己的事情,你田文鏡一個奴才,有什麼資格來管我?打死你也白打。但是之所以是胤禟站出來鬧這麼一出,其實也是被胤禟給當槍使了。胤禟作為胤禩集團的錢袋子,是完全可以幫胤禟還清戶部欠款的。但是即便胤禩打了招呼,胤禟仍然要讓胤䄉鬧這麼一出,其實就是投石問路。
胤䄉其實內心中還是有或多或少善惡之分的,但還真沒說過違心話,做過違心事。
最典型的就是八大山莊事件中,十三阿哥胤祥因「調兵謀反」而被圈禁的時候,第一個蹦出來反對的,竟然不是胤禛,而恰恰是胤䄉。胤䄉說,「我與老十三素來不合,但說他調兵謀反,這我不信。
」這就非常符合胤䄉的性格,鬧歸鬧,斗歸斗,違心的話,卻沒說過。還有八大王事件中,那個道士張明德本來是胤䄉自己的府上請來的客人,最后被胤禟一番神操作,故意在眾人面前搞胤禩當為儲君的輿論。結果胤禩非常聰明地要把張明德捆了送宮里,給康熙發落。這樣一來既避嫌,又向康熙反饋了輿論。但是此刻胤䄉是怎麼做的?他是盡可能阻止張明德被捆送宮里的,因為張明德是他府上的朋友,做人不能對不起朋友。
最最顯露胤䄉真性情,缺乏政治敏銳度的一幕,是發生在雍正初登大寶的朝堂上,又是放屁,又是要出恭,弄得雍正極為尷尬。得罪人而不自知者,莫過胤䄉。
所以胤䄉的確很多時候讓人恨得咬牙切齒,但本質上他不算徹頭徹尾的壞人,他也無法對雍正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胤䄉只是一個站錯隊的,思維有點不清爽,容易被人當槍使的龍套角色。在「八王逼宮」事件中,胤䄉雖然參與其中,但性質其實完全不一樣的。他只是參與者,并非策劃人。
所以結局而言,胤䄉相對幸運,從懲罰力度而言,算是幸免于難了。